紀大偉專文:鼓掌或巴掌?文藝青年也要創新

2016-04-17 05:40

? 人氣

很多藝術創作者、論文寫作者很用功,很會找資料。他們找出一大堆《聶隱娘》資料、張愛玲資料、「侯孝賢拍片心得」、「美國教授寫給張愛玲的長信」、「張愛玲生前服裝照片圖檔」、「雲門《薪傳》首演的節目單和照片」、「雲門排練場的心情小語」,乖乖展示在他們寫的(創作/論文)投稿中,證明他們很用功。但我要殘忍指出,在google和wiki都已經老掉牙的時代,評審(如我)根本不在乎誰很會收集大師的資料(小學生也會google,還不見得輸給文藝青年)。這種收集資料的苦工,反而讓年輕人陷入「忙著鼓掌說好棒」的無間道,不得轉世。我要強調,就算是「『引用』大師拍電影心得」、「『引用』大師與朋友書信集」也都算是鼓掌。引用這些珍貴文件,仍然是一而再、而在三給大師喝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金馬獎評審紀錄可知,《聶隱娘》很棒。」「根據法國影評人某某的分析,《聶隱娘》很棒。」「我從侯孝賢的專訪中找到更精確解讀《聶隱娘》的策略。」這些找來的資料(有些還要從英文法文翻譯過來呢),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做球給大師,沒有做球給自己。

但大凡大師、經典,就不缺掌聲。忙著鼓掌的藝文青年只是把自己定位成鼓掌部隊的成員──搞不好人家還以為你下工之後可以領五百元呢。

圖片來源:刺客聶隱娘官方粉絲頁。
大師、經典不缺掌聲,我們大可不必把自己定位成拍手部隊的成員。(取自《刺客聶隱娘》官方粉絲頁)

我主張,與其給大師、經典鼓掌,不如給大師、經典巴掌。我不是說要打架,而是說,去拍拍大師、經典的臉蛋(要捏也可以)、肩膀(輕輕地拍肩)、腦袋,藉此挑釁、挑戰、調侃、質疑大師/經典。

我並不是在說BBS文化中的「推」、「噓」這兩個動作,因為這兩者都太輕微了、太省力了、太容易被「哈哈哈」笑聲打發。就算是沒有「guts」(膽識)的人也可以假借匿名帳號的方便,在BBS猛「噓」大師。

我鼓勵給大師、經典巴掌,比「噓」用力一點;使出「巴掌」,需要膽識、信心、勇氣。

我期待看到的巴掌,是這樣的:「《聶隱娘》很棒,但是──。」「某某教授寫給張愛玲的信提供很多資訊,但是──。」「雲門舞集跳出台灣之光,但是──。」就是要勇於祭出巴掌,要勇於講出「但是──」,才可能打開空間講出別人講不出來的話,才可能創新。當然巴掌並不是打到這裏就夠了,還要利用巴掌做球給自己。

剛才的話,可以接著講下去:「我要拍的微電影,就是要補充《聶隱娘》的疏漏,以小(我的微電影)搏大(侯孝賢的大電影)。」「寫給張愛玲的信,一方面引導讀者特別留意某一個方面,但也同時在另一方面讓讀者嚴重忽視另一個方面。」「雲門舞集的身體語言是這樣的,但是我提倡另一樣的身體語言。」

沒有哪個大師、哪個經典是面面俱到、天衣無縫的。勇於挑戰大師、經典,才可能推陳出新,才不至於在資訊洪流中淹沒,而可以伸出腦袋、爭一口呼吸空氣的機會。

鼓掌這個習慣總是傾向鄉愿:大家都好棒,也就不必創新。手除了鼓掌之外,還有千百種其他功能。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本文選自作者為《如何讓馬飛起來》所作之序。(時報出版)

「物聯網之父」凱文.艾希頓首部著作《如何讓馬飛起來》,時報出版。(時報出版提供、取自維基百科。CC BY-SA 4.0)
「物聯網之父」凱文.艾希頓首部著作《如何讓馬飛起來》,時報出版。(時報出版提供、取自維基百科。CC BY-SA 4.0)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