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的飛躍對全球新聞媒體產業產生巨大衝擊,新聞媒體作為潮流引領者,如何掌握這股力量,推動自身的轉型升級,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社團法人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DTA)致力於推動台灣產業數位轉型,接受Google委託執行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特別於8月25-26日主辦了為期2天的「台灣新聞媒體創新轉型高峰論壇」,並獲得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的協辦支持。
高峰論壇邀請台灣重要新聞媒體參與,超過30位媒體領袖出席。論壇以AI為核心議題,圍繞AI的發展、應用、利弊、商機等面向深入探討、相互經驗分享並凝聚共識,為台灣新聞媒體生態系發展制定行動方案。DTA理事長陳正然指出:「台灣新聞媒體產業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媒體彼此之間面臨著相同的存亡挑戰,目前最需要的,是攜手協作,共同打造台灣新聞媒體數位進化的產業新榮景。為此,DTA催生高峰論壇,希望透過2天雖短但充實的活動,讓每位參與的媒體都收穫滿滿。」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於2023年宣布成立「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協助台灣新聞組織推動數位轉型與創新,而這次「台灣新聞媒體創新轉型高峰論壇」的舉辦亦獲得Google的大力支持。Google北亞新聞合作負責人友田雄介表示:「Google 和台灣的新聞產業夥伴密切合作,一起探索數位轉型為新聞業帶來的契機。我們期待持續和新聞產業合作,有效地滿足產業與社會的需求,並且盡量發揮新科技帶來的潛力。」
「台灣新聞媒體創新轉型高峰論壇」安排了兩位重磅講者進行分享,分別是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以及《金融時報》副總裁Isabelle Campbell女士,兩位講者分別從台灣新聞媒體在AI時代的機會及國際媒體推動數位轉型的不同視角,分享建議與經驗。簡立峰博士指出,過去的AI是跟人類學習,藉由人類提供的大量訓練資料獲得預測能力,但未來的AI會是直接跟AI學習,因此進步應會超過人類的想像。他的建議是不需要等AI完美出現後才開始使用,現在的AI在語言能力已經夠好,新聞媒體可以將AI視為「實習生」,開始嘗試與AI協作,並且探索AI機器人(AI bot)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金融時報》的Isabelle Campbell女士則分享這家擁有140年歷史的老派紙媒基於內容有價的信念與媒體的永續發展,從2005年啟動數位轉型,並於2016年成功讓數位營收超過實體紙媒收入。她談到《金融時報》的重要決定包括將報紙傳統的目標客戶從廣告商轉向與讀者,並透過數位內容與讀者直接建立關係。此外《金融時報》清楚設定獲得全球三百萬位訂閱讀者的北極星目標,讓數位營收得以持續支持優質新聞內容的產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