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孩子們為何想參加營隊,天真且毫不遲疑的回答最多的是「因為很好玩啊」、「因為這裡不打不罵小孩阿」、「因為有大哥哥大姊姊陪伴阿」。是的,臺南客家營隊沒有哨子、沒有口號命令、沒有懲罰、也沒有獎勵與不停的催促聲。營隊認為調皮、活潑、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不聽話、不想聽課,或者吵架、打架總有可理解的原因,營隊夥伴們要給的不是責罵管教,而是透過談話以同理心的角度,試著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例如,每日客家語教學課時,為何孩子坐不住,不想聽,這時團隊會反省是否教案內容不夠有趣?隊輔講課是否不生動?滾動調整營隊活動,而非指謫孩子不乖。
今年夏令營首次將營隊拉到高雄美濃舉辦5天4夜的客庄生活營,帶領50位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童從美濃老街騎單車至黃蝶翠谷野炊、戲水及用木浪子(無患子)洗滌餐具;及與在地店家合作,讓孩子學習以客語點餐,在對話過程中學會檸檬、蜂糖愛玉、豆腐花等生活中常吃到的食物客語說法;還有在地伯公信仰介紹、在鍾理和紀念館講述作品「阿遠」等一系列深度體驗客庄生活的活動。
明(2024)年寒假,將與嘉南醫藥大學運動管理學系合辦六堆客庄單車營,要帶領國高中青少年挑戰從高雄美濃騎單車至鵝鑾鼻,沿途拜訪高樹、萬巒、竹田、內埔及最南端客家村保力。每天晚上大學生必須與營隊青少年討論隔天想拜訪與認識的客家村落的人事物,及自學的客家話。
古主委說,如前所述,臺南客家營隊的中心主軸是引發內在學習動機,希望透過參與營隊的過程,讓客籍的孩子正視客語流失問題,願意將客語當成家庭生活用語;而非客籍孩子藉此認識客家文化,尊重多元族群的差異,甚至因此報名校內客語課程,持續學習。一個語言的流失或復振,絕非僅是單一族群的責任,亦即原住民語的復振,並非僅是原住民族的責任;客語的復振,也非僅是客家人的責任,因為任何語言的流失,都是臺灣共同文化資產的損失。希望營隊的辦理,可以將這樣的觀念植入後生中,那麼語言的復振與文化的保存才能持續不間斷。
(臺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