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陪同希特勒飛行、進行專訪的外國記者
饑荒危機暫且按下不表。1933年初,仲斯代表威爾斯的《西方郵報》(Western Mail)前往德國,報導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SDAP)的崛起,這個政黨有個更為世人熟悉的恐怖名號──納粹黨。
那年2月23日,仲斯陪同新上任的德國總理希特勒(Adolf Hitler)與其宣傳頭子戈培爾(Joseph Goebbels)搭機前往法蘭克福(Frankfurt),成為第一位陪同希特勒飛行(當然也做了專訪)的外國記者。仲斯的報導開門見山:「如果這架飛機墜毀,整個歐洲的歷史都要改寫。」他形容希特勒像一座「民族主義的活火山」,已經預見他將威脅世界和平,英國與德國終將一戰。
但仲斯仍然不能忘情蘇聯與其加盟共和國烏克蘭的饑荒危機,在1933年3月初以自由記者(freelancer)身分設法弄到採訪簽證,前往莫斯科,但是很快就發現當地的西方國家外籍記者受到共產黨當局的供養與監控,又與本國的左派知識階層一搭一唱,在報導上難有作為,甚至甘心自我設限。
饑荒激發出絕望、暴力與同類相食
於是仲斯做了專業記者該做的事:甩開政府監控者,前往據稱饑荒最嚴重的烏克蘭東部,走過一座又一座城市、一個又一個村落,親眼見證饑荒的恐怖景象:從村莊到集體農場,到處都是哭聲:「我們沒有麵包,我們要餓死了。」饑荒激發出絕望、暴力與同類相食(cannibalism)。而且烏克蘭不是唯一的災區,窩瓦河(Volga)流域、西伯利亞(Siberia)、白俄羅斯(White Russia)、北高加索(North Caucasus)、中亞(Central Asia)都是遍地餓殍。
他曾在一處雪地林中遇到5個瘦弱的兒童,對著他唱一首詭異的史達林(Josef Stalin)頌歌,告訴他儘管他們又冷又餓,還是對史達林忠心耿耿。仲斯自己也曾經餓到啃樹皮,所幸遇到一戶好心人家分享食物,儘管那戶人家也處於餓死的邊緣。
那年3月29日,仲斯九死一生回到柏林,召開記者會,揭露俄羅斯及其加盟共和國的饑荒浩劫,當時引發不少媒體報導,他自己的手筆〈饑荒統治俄羅斯──五年計畫摧毀了麵包供應〉(FAMINE RULES RUSSIA - The 5-year Plan Has Killed the Bread Supply.)則在兩天後刊登於《倫敦晚郵報》(The London Evening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