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毛澤東終究沒有南斯拉夫共產黨人狄托(Josip Tito)的運氣,讓英美盟軍在二戰結束前就把外交承認的對象由重慶轉移到延安,所以他搶奪抗戰領導權的圖謀還是以失敗告終。所以當他在美國總統代表赫爾利(Patrick Jay Hurley)陪同下,於抗戰剛勝利之際到重慶與蔣中正會晤時,喊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蔣委員長萬歲」。
更非抗戰中流砥柱
由此可見毛澤東自己心裡非常明白,他並不是二戰中國的領導者。那麼毛澤東是否又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呢?如果只是單從中國戰區的情況來看,其實上一個問題已經給了答案,那就是否定的。再延伸到整個亞太戰場的情況分析,則無論國府還是中共都非抗戰中流砥柱。這個答案在第一篇文章中就討論過,真正的中流砥柱還是美軍。
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的中國人,最終都必須要承認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若沒有美國參戰,日本是絕對不會被中國擊敗的。擁有頑強抗敵意志的蔣中正絕對不會被日本擊敗或者投降,但是他的選擇恐怕就是長期與汪精衛政權呈現分庭抗禮的局面。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比「兩個中國」還要更複雜的狀態,那就是「兩個國府」。
在美國不直接參戰,且英美盟邦不繼續經由滇緬公路向中國輸送物資的情況下,恐怕擺在蔣中正面前唯一的選擇就是到印度組織流亡政府了。國軍確實牽制了100萬日軍,但是在抗戰末期真正成建制消滅的日軍數量僅兩個師團。而光是在1945年4月到6月的沖繩戰役,美軍就消滅了整個32軍的日軍兵力。一個32軍的底下,就有以第24師團與第62師團為核心的龐大戰鬥力。
假使中國還牽制了100萬的日本陸軍,那麼在打擊日本帝國海軍的貢獻上中國近乎毫無貢獻可言。頂多就是中美空軍混合團以P-40或者B-25炸沉炸傷幾艘內河或者海上船艦而已,但這在嚴格意義上仍然屬於美軍的戰果。國共兩黨游擊隊亦以水雷或者手榴彈,炸沉或者更多情況上炸傷內河的日軍巡邏砲艇,但這與一場雷伊泰灣海戰的戰果比下來,實在是太微不足道。
所以毛澤東也不得不否認,中國人民對日抗戰的勝利因素是國際力量的介入。縱然反美的他不願意明確表示這個力量是美國,但毛澤東還是在《論持久戰》中對戰局的發展做了正確評估。他指出:「日本打了中國之後,如果中國的抗戰還沒有給日本以致命的打擊,日本還有足夠力量的話,它一定還要打南洋或者西伯利亞,甚或兩處都打。」
其實無論是蔣中正還是毛澤東,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都做出了一個精確的判斷,那就是日本必然在最後為美國所擊敗。所以美日戰爭的開打,某種意義上加速了原本團結共禦外侮的國共兩軍走向對立。雙方都希望盡可能保存實力,留到戰後與對方爭奪中國的統治權。然而蔣中正領導的中央軍,仍然是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無法如共軍那般享受在敵後發展壯大的政治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