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入來看,美元作為全球貨幣準備己註定美國貿易逆差的宿命。上世紀60年代時,著名的經濟學家特里芬就敏銳指出,作為全球準備貨幣(指美元),必須滿足外國想持有此貨幣的需求,但滿足此需求就會導致貿易赤字,結果是既讓貨幣穩定難維持,又會陷入長期貿易逆差中,這就是所謂的「特里芬困境」。美元作為全球準備貨幣,讓美國享盡好處,老美必然不會放棄此特權─葛林斯潘就說過,技術上而言美國不會有主權債信危機,因為美元是準備貨幣;但為此承受貿易赤字就難避免。
不過,有媒體根據經濟學家計算出貿易戰增加的美國經濟負荷,而下出「權威證據:中美貿易戰輸家是美國」的標題,則未必是正確的詮釋。
經濟受損所以美國是貿易戰輸家?錯誤解讀
依照美國官方的紐約聯邦準備銀行與學者的計算,對中國加徵關稅,導致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每個月得多付出約30億美元的稅負成本,企業另要支付14億美元的無謂損失,同時造成一年1650億美元的貿易轉移,導致企業得支付重組供應鏈的可觀成本。另一份報告則指出,美國單是因為進口成本上揚導致的損失,一年就高達688億美元,將近國內生產毛額(GDP)近0.4%。
但貿易戰中的輸家贏家定義,該先看交戰兩國的利損,無疑的是中國承受的經濟損失比美國高,單是經濟成長率走低的損失就是以千億美元計,更別提長期的投資與供應鏈遷移的損失了,把美國說成是貿易戰的輸家,顯非事實。
真正的事實只是美國經濟也有損傷,而這也呼應經濟的理論與歷史事實:貿易戰必然是雙方都受傷損失,特別是美國找經貿、產業關係如此密切,量體又如此龐大(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出手時,情況更是如此。
不過往前看,雖然去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再創新高,但如果貿易戰不能儘快落幕,今年肯定會縮減,因為去年有貿易戰導致的「提前購買」因素;但就算對中國逆差減少,美國整體逆差未必能降下來─除非經濟衰退,因為關鍵在整體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