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下行確定與中國人行持續降準下,中銀台北分行持續調降利率。面對轉存套利空間持續縮小,未來台灣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去化問題,是政府必須正視的金融問題。
在本月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承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下行壓力。即使中國相關部門利用不同手段要維持穩健的經濟成長,但從中國人行過去日益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看,對於經濟下行的減緩效果可能不如預期。
此外,美、中兩國在貿易協商上雖不斷釋放出有利訊息,然而由於中國必須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協或讓步,協議才有達成的可能,因此對中國經濟而言,協議只能減緩其經濟下行速度,但無法停止下行。
特別是在貿易戰期間,已做出產能調整或外移的廠商,在面對中國資本管制趨嚴的情況下,再移回中國的可能性不高。
由許多台商深知台灣的勞動工資較高或環境要求較嚴,但仍希望可以回台灣生產,即可知道中國的生產條件或市場環境已與過去無法比擬。至於對生產成本高度敏感的廠商,東南亞各國的生產環境也逐漸替代中國世界工廠的角色,特別是已與多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越南。
一個國家的經濟榮枯與其貨幣的價值息息相關,在中國經濟下行趨勢確定使得廠商撤出或資金外移的當下,人民幣貶值問題也是國際關注的焦點。
台灣銀行業過去對於人民幣的定存與銷售人民幣相關金融商品相當熱中,加上由於台灣利率長期處於低檔徘徊,資金去化無路,因此當人民幣業務在台灣展開時,吸引許多台灣資金投入。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下行加劇,中國人行持續降準,中銀台北分行也持續調降利率,從過去高峰時七%到八%,近兩年降至三%到四%,近年更降至二%到三%。換句話說,本國銀行將人民幣轉存中銀台北分行的套利空間持續縮小,甚至無利可圖。
央行三月十五日公布,二月底銀行人民幣存款降至二八一四.○四億元,連續五個月下滑且跌至近五年新低。
央行公布的數據除了反映市場求況外,也提供尚有人民幣部位的投資人一些警訊。
人民幣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造成投資人血本無歸的教訓猶新,金融機構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告知存戶可能面臨人民幣匯率的風險。
此外,面對轉存套利空間持續縮小,未來台灣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去化問題,也是政府必須正視的金融問題。
*作者為淡江經濟系副教授。本文原刊新新聞1672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