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3.5是第一本針對台灣企業量身打造的數位轉型教戰手冊。近年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掀起全球新一波價值鏈解構與重組,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簡禎富,二十多年來深入產學合作第一線,與台灣各產業龍頭合作,深耕智慧製造和大數據分析,提出介於工業3.0和4.0間,適合台灣中小型企業的工業3.5。
台灣產業大多專注某項分工領域,往往受限於決策者視野歷練和企業資源,以致重視硬體甚於軟體,對於數據分析和決策的軟實力認識有限,也不重視相關人才的長期培養。
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在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台積館」揭幕演講指出,他在台灣經營企業二十多年的經驗發現,台灣最需要的,是符合台灣文化和企業獨特性的管理技術,和管理的人才,而這樣的技術和人才,無法外求。
他說:「理工人才可以從國內外一流大學徵求,他們學到的技術,在台灣同樣適用;但是國外的管理人才,在台灣卻不一定適用,因此必須在台灣發展一流的管理研究和管理技術。」
工業3.5作為工業3.0 和工業4.0 之間的混合策略,用電影來比喻:工業4.0 就像是電影「機械公敵」虛實整合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工業3.5 則像是人和智慧機械合作的鋼鐵人。
機器人取代人的工作,工業3.5 主張發展鋼鐵人來強化人的決策能力,結合各種決策分析方法,有效地運用在企業策略、產能投資、廠址選擇、設備評估等,機械性的作業或危險的加工作業,則由自動化系統來協助。
解決企業痛點,從強化決策能力出發
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減少、勞工意識抬頭,而市場需求變化加快,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如何在研發、計劃和生產調度的決策上,能夠非常即時、靈活、彈性地回應市場的需求?甚至能夠預測性維護設備,避免設備無預警故障導致生產停擺?
最好還能做到預測需求,據此規劃企業接下來的資源配置決策,以增加營收和財務報酬。這些難題,都已經成為每家企業的痛點。傳統產業轉型智慧製造,常碰上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現有的製造與管理經驗,系統化與數位化?如何讓黑手出身的老師傅,與公司的資訊工程師或外部顧問合作,協助將自己擁有的知識萃取出來?而且不只是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換言之,其實大多數廠商,缺的不是先進的軟硬體設備,而是缺少能讓系統發揮智慧製造,以及彈性決策能力的管理模式與組織運作。
比較利益,人機分工協作更得取長補短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各有驅動的技術,唯有第四次工業革命,關鍵不只是軟硬體科技,關鍵也在人。事實上,所有工廠都能透過智慧型系統,節省人力、提高效率。對企業來說,本來就是「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的原則,沒有非要無人化或是非要用人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