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產的轉型之路何去何從?─《工業3.5》選摘(1)

2019-02-06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機能布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但訂單愈來愈少量多樣,以前十萬碼染一種顏色,現在是一萬碼染十種顏色。(資料照,取自(A)crypsis)

作者指出,機能布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但訂單愈來愈少量多樣,以前十萬碼染一種顏色,現在是一萬碼染十種顏色。(資料照,取自(A)crypsis)

彈性生產增加存貨壓力,企業最大的生存考驗

台灣有一家研發各種創新機能布,成為耐吉(Nike)、愛迪達(adidas)等,全球最大運動品牌所需的機能布主要供應商,他們擁有集紡紗、織布、染整、貼合加工的一貫作業廠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灣機能布大廠在多年前,就開始推動智慧製造的專案,初期主要投資資訊系統基礎建設,和軟硬體自動化升級。但是對於形而上、分析的智慧,仍有待進一步投入,不懂如何去發展出智能化的決策系統,因此有著非常迫切的需求。

染整廠習慣上的產銷協調和生產調度,主要還是靠人在喬,在大批量染布、顏色選項沒那麼多的狀況下,工程排程很容易,染整廠只要把要染的布用顏色分類,再將同一種色系,從淺到深安排染布順序,這樣就可以不用花很多時間和人力清洗染缸。

染整廠染布時,無論量大還是小,一個染缸消耗的染料和用水量幾乎一樣,因此同一種顏色的布批量愈少,成本就愈高,還必須經常洗缸、漂缸,少量多樣造成生產力下降,也因為最適批量的限制而多投,增加愈來愈多的存貨。

然而,早期的布不存在存貨跌價的問題,因為布不容易壞;但現在機能布已經是高科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包括吸濕排汗,還有抗UV、防霉等各種不同的功能,很多功能也是像晶圓或面板生產一樣,需要組合很多道複雜的工序。新的功能出來,舊的布價值就會下滑,所以存貨及生產調度,都變得比以前複雜許多。

機能布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但訂單愈來愈少量多樣,以前十萬碼染一種顏色,現在是一萬碼染十種顏色,或是像球隊球衣,300 碼也要做。顏色種類變多,布的功能也愈來愈複雜,訂單批量又愈來愈小,因此必須常常換線,複雜度變得很高,又常有急單,讓人窮於應付。

資策會服創所領航紡織染整供應鏈數位化,力拼新局勢。
以前染整廠一天,可能就專門染哪一種顏色的布,但後來變成一天內就要換很多種顏色染,這對負責調度的員工而言是很大的挑戰(資料照,風傳媒)

排程缺彈性,不只影響調度更危及人才接班

以前染整廠一天,可能就專門染哪一種顏色的布,但後來變成一天內就要換很多種顏色染,這對負責調度的員工而言是很大的挑戰,負責染色調度的主管,是從基層慢慢升上來的,以前他當新進工程師時,一個星期才需要換幾次顏色。

但是新進的員工,一進去馬上碰到的問題,比這位主管當初進來的時候,可能要難上數十倍,顏色變多、數量變少,布料又快速推陳出新,加上新進員工沒有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慢慢磨練。

其實很多傳產業都是如此,資深主管和老師傅,當初進這一行時,產業沒那麼複雜,進入障礙不高,市場變化也沒那麼快,可以慢慢學習成長;但新進的工程師面臨更複雜的問題,老闆或主管有時會覺得新進人員怎麼老是做不好,多唸幾句,新進人員可能覺得很委屈,甚至就不來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