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捷運離開淡水,雖然沒汽車那麼便捷,但能從捷運車窗看到美麗的紅樹林,身為捷運族,因為選擇了守護淡水河岸的交通方式而感到驕傲。除了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從捷運竹圍站進入關渡隧道前的那段路,與閃亮河面互相輝映的紅樹林是最漂亮的。一旦淡北道路興建,將會阻隔捷運軌道與淡水河岸,捷運與單車族已經選擇了相對不便的交通方式,現在連景色都將被剝奪。
環保署環評委員李克聰指出,台 2 線上有高達 86% 的車輛是一人汽車。雖然台 2 線竹圍路段的塞車程度,實際上與大台北地區各交通要道並無二致,但之所以如此壅塞,就是因為一人汽車過多,市政府並沒有窮盡一切手段將一人汽車疏導至大眾運輸。若興建淡北道路,只是更鼓勵市民選擇一人汽車作為交通方式,不但讓淡水更塞,也將衝擊北投與社子的交通。
提升捷運班次 再現「火車吃水」
淡水交通的老問題,就是捷運「淡水——北投」之間班次過少,經常在起點淡水站就站了許多人,地方一直有主張捷運增班的聲音。對此台北捷運公司表示,該路段今年 2 月份最高旅客量為 8,900 人/小時,但該路段的服務運能可高達 18,400 人/小時,而且也已配合淡海輕軌通車進行增班,將尖峰時間的平均班距降為 5 分 40 秒一班。顯示淡水的大眾運輸率仍然有持續提升的空間,新北市府仍未盡力將一人汽車引導向大眾運輸,市府所宣稱的捷運已經飽和只是推託。
理想的大眾運輸應該是便利與舒適的,長期下來淡水仍然要解決捷運班次過少的問題,以緩解日漸擁擠的車廂。目前「淡水——北投」捷運班次不足的技術問題,在於淡水站缺乏儲車尾軌,沒有供密集增班的迴車空間。不過這個問題,將在 2022 年捷運淡水信義線「廣慈/奉天宮」站通車得到解決,由於該站附設儲車尾軌,便可讓淡水信義線在尖峰時間密集增班。
若要進一步做到完美,也建議在捷運淡水站另闢儲車空間。在淡水捷運站旁的「火車吃水」廣場,在早年是供蒸汽火車補充水及煤炭的場所,以提供火車動力,廣場目前有鋪設假軌道及假火車頭重現意象。既然此處早年便是淡水鐵路的一部分,建議利用此空間,將捷運淡水站延伸橫跨中正路至火車吃水廣場,作為儲車尾軌,延續此地百年來肩負淡水便捷交通的使命。雖然淡海輕軌藍海線至今前途未卜,此處也可作為未來與輕軌藍海線淡水站共構的空間。
拓寬台二線設公車專用道 不需淡北道就可蛙跳
新北市政府宣稱要蓋淡北道路的另一個理由,主張因台二線竹圍路廊壅塞,影響市民搭公車的意願(但卻不影響一人汽車的意願?),市府口頭承諾若有淡北道路,將「研議」台二線設置公車專用道,並讓淡北道路單線高乘載管制,公車上淡北道路便可蛙跳。然而市府的口頭承諾,就如同 MOU 般令人懷疑其效力,更是多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