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例子是臺灣的《難民法》問題。臺灣早就宣佈適用聯合國人權兩公約,根據公約精神及國際慣例,臺灣應有《難民法》,也有一批好心人長期推動,但始終就過不了關,甚至形不成焦點。實際上藍營綠營都無興趣。藍營無興趣正常,因為怕觸怒北京;兩岸關係上一貫高舉人權牌的綠營無興趣,似乎咄咄怪事,其實原因也簡單:臺灣《難民法》客觀上主要輻射大陸,但一牽涉「中國」因素,綠營就興味索然了。
大陸人民對臺灣的觀感,有句話堪作代表,即「最美的風景是人」。這話沒錯,臺灣最吸引大陸人民的不是自然風光,這點上臺灣可能遠不及大陸;也不是現代化水準,這點上臺灣可能遠不及歐美。臺灣最吸引大陸人民的一直是人文風景,體現於日常生活所有細節的對人的關懷。哪怕是政治上以綠著稱的臺灣中南部,即便你是大陸人,到了那裡也會時時處處感受到濃烈的人情味,時時處處讓你感動。但這樣的人文風景之於大陸人民,很可能要成為過去時。因為就我視野所及,那樣的人文風景即那樣的臺灣人,多數是中老年人,即多數出生于解嚴以前。解嚴以後出生的一代即屬於太陽花一代的臺灣年輕人,對大陸人可能越來越多疑忌,越來越不容忍和不耐煩,在兩岸關係上包括兩岸民間關係上越來越敏感、焦慮和易怒。這即是說,兩岸民間交往最美好的時代可能正在隨風而逝,以後兩岸的民間交往可能越來越多坎坷。
兩岸民間關係的這種創傷,可能是兩岸關係中最深刻的創傷,最大的危機。政客難免惡鬥,但人民不能敵對,因為,臺灣畢竟不是航空母艦,不可能開到古巴那樣的位置。如果臺灣可以跟古巴在地理上位置互換,一切問題就都不存在,臺灣的確可以永世與中國無關。但只要做不到這點,兩岸如何相處,尤其兩岸人民如何相處,就是一個不能不正視的大問題。兩岸民間關係的創傷與危機,就必須修復、必須克服。而這顯然不能指望兩岸的政客、政團和財團,他們只會是創傷與危機的推手。修復和克服,最終只能靠民間自己,需要兩岸民間的共同努力。
這就要說到文章開頭龍應台對兩岸的警告了。問題的答案,可能就在這警告之中,即在「傾聽」二字。兩岸關係固然受制於大陸的體制,但兩岸民間傾聽不夠,也是兩岸過去出大事的原因;若不亡羊補牢,不努力傾聽,未來更會出大事,兩岸民間關係更會遭受重創,最終可能走向敵對。而這將是兩岸最大的悲劇,沒有贏家。巧的是,龍應台的新書,書名就叫《傾聽》,彙集的她過去二十年的演講實錄,實際都是她過去二十年傾聽兩岸和推動兩岸傾聽的記錄,這種工作之於當下,無疑更需要勇氣和智慧,更顯難能可貴。
*作者中國公共知識份子,前《南方周末》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