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人後的中國大陸、印度
時間拉到最近,不讓美國、蘇聯兩大國專美於前,後發的新興大國也積極投入太空探索的事業中。今年的1月4日,中國大陸的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表面,是首次人類探測器在月球的「背面」登陸;3月27日,印度成功試驗「反衛星武器」,用飛彈將接近地球軌道的衛星擊落。
就前者而言,儘管首次登月的功績已經被美國人搶占,中國大陸也要爭取「首次登陸背面」之名,除了科研需求,其決策過程勢必也含有「爭取第一」的考量;後者的例子而言,印度雖只是第四個掌握反衛星武器的國家,但武器科技在國家安全與民族認同的型塑上之重要性,已如前述。
航太科技與國家認同的交織
冷戰時有美蘇的太空競爭,今日人類的太空探索則更為繽紛,有合作也有競爭,許多新興國家紛紛參與,有如台灣此次參加的多國合作的計畫,也有中印之間隱隱然的競爭。
物質的、科技的太空探索,從誕生以來就不單純只是純粹的科研,由於太空探索需要的高昂經費,各國無不需要動員舉國之力投入其中,由此更使國民有「舉國同心」的動員感,彷彿自己也是太空事業的一部分。航太科技的競爭,與國防、安全的聯繫,也牽動民族主義最敏感的那條「戰爭」神經。
不斷形塑、變動中的台灣認同
至於,台灣的太空探索將如何影響台灣現代國族認同的建構?這尚待觀察。然而不得不說的是,與上述的大國不同,台灣的太空探索少了一些火藥味,並沒有軍事上的直接運用。也由於小國的戰略,沒必要也沒能力開展好大喜功的計畫,台灣採取的發展策略是,如同在半導體產業中一樣,建立「尖端」、「不可取代性」,使世界「離不開台灣」。
而倘若分析網路上台灣人之語言擁有鮮明的台灣特色,這些特色可從台灣人過去的歷史脈絡中尋求線索。追溯二十世紀初的日據時代開始,受到日本殖民者的差別待遇,台灣人便積極的要尋求趕上世界的文明,讓「台灣走向世界」,擺脫被歧視的悲慘狀況;而1979年以後,我國面臨中(台)美斷交,被摒斥於聯合國體系之外,成為「亞細亞的孤兒」。
總而言之,太空的探索本是物質的、科學的客觀之事,但總與「民族認同」相互影響,台灣亦然。「讓世界看見台灣」、「世界同行」、「我們是小國小民」等語彙,筆者認為無不反映出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塑的圖像、策略,即是作為一個缺乏自信、被排斥的小國,試圖躋升世界國家之林,並不斷自我檢視、形塑自我認同的過程。
「政治歸政治,XX歸XX」,連遠在5500萬年外的黑洞,也能捲入人類認同形塑的糾葛之中,足見一切都與認同的形塑息息相關!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