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數位身分與區塊鏈記憶體

2016-05-12 06:50

? 人氣

虛實不分的金融科技互聯網將如何定義身分與記憶?(作者提供)

虛實不分的金融科技互聯網將如何定義身分與記憶?(作者提供)

古羅馬時代的希臘史學家普魯塔克曾經在《希臘羅馬英豪傳》中關於大英雄忒修斯(Theseus)的章節裡,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忒修斯與雅典的青年戰士從克里特島帶回來的木船被雅典視作紀念碑,隨著歲月腐朽。雅典人就用新的木材製作一模一樣的零件來汰舊換新,久而久之,舊零件都淘汰了,木船也煥然一新。好思辨的哲學家開始質疑:這艘木船與原來那艘木船是否相同?這個被後世稱為「忒修斯之船」或「忒修斯悖論」的問題,乍聽之下有些無聊,似淺實深,並且與金融互聯網的三個根本問題相關:身分、認同、記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認同角度來看,逐漸用新零件重構的木船與原來那艘在抽象層次上等同,凝聚雅典人歷史記憶的功能亦相同。但就物理層次來看,就算新零件是用同類木材製造,也不可能在分子層次完全相同,若再加上時間這個維度,因為每個新零件都是不同時空之下更換,只要熱力學第二定律成立,時間有方向,即使所有零件都不換,原始舊船也會在時間海浪衝擊下,成為空間沙灘上轉瞬即逝的波紋潮影,成為記憶裡永遠無法回溯的過去。昨日、今日與明日的「我」,通通不一樣,

忒修斯悖論觸及到金融科技發展的深層問題:用戶身分的最終確認權威、身分認證方式與用戶行為大數據所有權,以及誰有能力捍衛記憶與拒絕遺忘。如何認證用戶身分,不論是單中心化系統,或是多中心化系統,本質上是是一個降低偽冒盜竊風險的技術問題。身分是人性的核心,確認「我」是人類自覺與自主意識的本源。在真正以人為本的體系中,「我」是否存在、「我」是誰,主觀認定與客觀標準不應該是由「我」以外的第三方說了算。這個乍聽之下很哲學的想法,是未來由互聯網與區塊鏈驅動的金融系統設計師與市場規則制定者必須認真考慮的根本問題,其重要性遠超過技術規格

如果我思故我在,為何有些銀行仍然要求用戶出示印鑑與護照辦理取現轉帳,即使銀行根本無法判斷這些身分證明的真偽?如果用戶擁有其交易記錄與金融往來數據的排他性產權,為何銀行仍然向用戶收取調閱歷史對帳單的費用?為何金融資產的跨平台移動不能像手機攜號跨網一般輕鬆便利?未成年人不能在網上購買煙酒,但是為了認證年齡而要求用戶交出的個人資訊是否太多?如果天賦人權,難民與新移民也該享有免於匱乏的自由,金融業為何仍然以認證有困難為藉口拒絕服務這些潛在客戶?如果身分的存在與人類自我意識息息相關,那麼認證身分的最終權威,是否不應該交給政府,而應該在超主權全球治理的層級利用開源互聯網的思維與先進技術保障?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