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土耳其舉行地方大選。此次選舉意義非凡:這是土耳其2017年修憲為總統制後的首次地方選舉,也是2023年總統選舉前最後一次全國大選。選舉結果出爐,艾爾多安嘗到了慘勝的苦澀。
土耳其81大省中,總統艾爾多安所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雖仍維持多數統治,但只拿到39省的執政權,比起2014年的53省少了許多;更被共和人民黨(CHP)連下三城,拿到了前三大省的執政權:伊斯坦堡、安卡拉與伊茲米爾,其中伊茲米爾本是CHP鐵票區,輸了並不稀奇;安卡拉雖是首次失守,卻也還算面子問題;但輸了伊斯坦堡,那可就是實實在在的裡子失血了,這裡不僅是土耳其的經濟重鎮,也是艾爾多安政治生涯的起點,當年他就是以伊斯坦堡市長的身分,一步步走到了今日的總統之位。
因此,為了“彌補”損失,在選舉結果揭曉後,AKP甚至要求伊斯坦堡的32個選區重新計票。4月9日,土耳其最高選舉委員會部分駁回了AKP提出的重新計票的呼籲。因此,雖然艾爾多安堅持,如果全部重新計票,結果也許會有所不同,但最終仍改變不了丟失伊斯坦堡的事實。
但這次地方大選雖給了艾爾多安一計重槌,卻也賞了他些許甜頭,例如東南的庫德諸省,AKP在這次選舉中奪下了阿勒(Ağrı)、比特利斯(Bitlis)、舍爾奈克(Şırnak)三省的執政權,其中舍爾奈克更是傳統的庫德政黨鐵票區,會在這種地方勝選,或許連AKP自己都沒預料到。
掌權十來年,艾爾多安憑藉合縱連橫的技巧、豐碩的外交成果、經濟發展的榮景,樹立起無人能敵的統治威望及魅力,成了"土耳其崛起"的代名詞。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經濟問題正是此次的選舉關鍵,這對艾爾多安與土耳其的崛起之路來說,都是短期難解的困境。
"蘇丹"的合縱連橫
艾爾多安2003年出任土耳其總理,之後連任三屆,並在2014年成為土耳其首任民選總統,2016年經歷了流產政變,2017年推動公投修憲,將土耳其改為總統制,更因修憲後的總統職權相當巨大,而被稱為"現代蘇丹"。
在國內政治上,艾爾多安成功瓦解常年干政的軍方勢力,終結了土耳其行之有年的"一國二君"制。自凱末爾推動西化以來,軍方便自詡為凱末爾主義、世俗主義的守門人,並曾在1960、1971、1980、1997年四次干政,幾乎每十年一次,且次次受民眾肯定,因此過去還流傳過一個笑話"土耳其不論誰當選,執政的都是軍隊"。
艾爾多安上任後,首先拉拔伊斯蘭領袖葛蘭,藉其宗教威望削弱軍隊在民間的影響力;隨後進行多次"民主改革",其實是神不知鬼不覺地將軍隊在文官系統內的影響力連根拔起,並架空多名軍方高級將領的權力。2016年土耳其發生了流產政變(但也有其自導自演一說),艾爾多安便更有理由整肅軍隊,結果證明,這波整肅的範圍超乎想像,擴及學界、媒體界、司法界,上千所學校、媒體網站被迫關閉,十幾萬名公務員及學者被迫離職,艾爾多安的親信集團隨後取而代之。軍隊的輝煌歲月一去不復返,而當初被用以制衡軍隊的葛蘭,也因其宗教勢力日漸龐大,儼然成了另一個平行政府,而被逼流亡海外。艾爾多安收編軍隊,打壓葛蘭運動與文官體系,可說是彈壓了所有國內的反對勢力,故土耳其政壇上雖有反對艾爾多安的政治人物,但大多不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