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發覺:人真是形形色色,無奇不有。墨守成規的也好,傳統的也罷,甚至是極其無聊的人,若談起自己做的事、熟知的東西,或是興趣所在,無不散發出一種特別的吸引力 — 每個人自此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
本書目的就在刻劃一些特別的人,以及他們的特立獨行。我寫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不管是觸及政治、哲學還是歷史,有關社會秩序或社會組織,論述管理、科技或經濟等層面,都以多元化、多樣化為宗。在一個強勢政府或大企業高聲疾呼「 中央控制」的重要時,我則一再的說要分權、多做實驗,並得多開創社區組織;在政府和企業成為唯一和整個社會相抗衡的機構時,我則認為「 第三部門 」,也就是非營利、以公益為主的組織益形重要 — 在此才能孕育獨立和多元化的特質,護衛人類社會的價值,並培養社群領導力和公民精神。現在,時代的潮流終於轉到我這個方向了。當然,「小就是美」和「大就是好」一樣是無聊、愚蠢的口號。我們正快速邁向知識社會,而這社會終究會走向由各種組織形成的社會,而且這許許多多的組織將各有不同的面貌、且形式迥異。
這些組織的結構也不再是標準而整齊劃一,像是「製造業的唯一標準結構」。未來是「有機體」的時代,由任務、目的、策略、社會的和外在的環境主這些抽象概念的問題,大抵源於我在從事教學和顧問工作時與人們的互動。但我總是喜歡以一些人物為例來闡釋,因為「 人」比「 概念」有趣多了。
《旁觀者》就是一本有關「人」的書,在我的著作中,沒有一本反芻的時間像這本這麼長。二十年來,這些人物一直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也沒有一本書這麼快就問世了,從我寫下第一個字,到完成全書,不到一年的光景。這本書是我個人最喜愛的一本,讀者的反應顯然也是如此。本書的成功,真是令人高興的事。但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常有讀者寫信給我,或參加會議時告訴我:「你的著作, 我大概都讀過了,對我的幫助相當大,特別是在工作上。但是,在你這麼多作品裡,《 旁觀者》給我的樂趣最多。」他們還常加 上一句:「我之所以這麼喜歡,是因為其中的人物真是特別。」
本書可說是一本短篇故事集,每一章皆可個別獨立。我希望藉此呈現社會的圖像,捕捉並傳達這一代的人難以想像的那種神髓、韻味與感覺,像是兩次大戰間的歐洲、羅斯福的新政時期,以及二次大戰剛結束時的美國。
關於這些年代的記事,史書、傳記和統計數字當然已多不勝 數,但是「 社會科學」是無法傳達出一個社會的內涵、風味以及現實,正如光靠度量衡是無法說清一個人的長相與舉止;同理, 一張彩色照片拍得再好,也無法傳達夏日親身徜徉在綠色山丘的 感覺 。只有「社會圖像」中的人物才能反映出社會的相我之所以挑選這些人,不是因為他們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是因為他們是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對我而言,他們之所以重要,原因在於 — 他們將社會真相折射或是反射出來。例如在本書最後一章「 純真的晴暖晚秋」,我試圖重現二次大戰前的美國,在社會史上,沒有一個時期像這個年代,混合著希望與失望,對智識狂熱,以及不妥協與各種多元化的表現,這種種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多麼震撼。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的《旁觀者》,作者彼得.杜拉克為當代頂尖的管理思想泰斗,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大師中的大師」之譽,1909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從小興趣廣泛,喜歡接觸新事物,擁有法蘭克福大學國際公法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報社記者、證券分析員、經濟分析師。杜拉克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大恐慌,親身見證德、日兩國戰後的復甦、共產國家的興起與瓦解。動盪時代帶給杜拉克的刺激,對他日後的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37年移居美國後,曾任教於紐約大學商學研究所,專攻企業策略及政策研究。杜拉克終身撰述不輟,在他長達60餘年的寫作生涯,出版近四十本著作,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全世界,是當代影響力最深遠的管理學權威。2005年11月11日,杜拉克於洛杉磯以東的克萊蒙特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