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自經區就是發大財?從韓國瑜跳針看台灣自貿政策困局

2019-05-07 07:20

? 人氣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議會備詢,答不出「自經區」要做什麼,反覆強調要「發大財」。(來源: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議會備詢,答不出「自經區」要做什麼,反覆強調要「發大財」。(來源:高雄市政府)

靠著一句「貨出去,錢進來」贏得選戰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最近被時代力量市議員黃捷問的「什麼是自由經濟示範區?」,出現了跳針式回答,黃捷翻白眼的畫面瞬時在網路上流傳,其實,韓國瑜應該是對自經區有些概念的,畢竟他在選舉期間,曾經主張推動高雄的醫療觀光產業,「國際掛牌,價錢直接掛出來,鼻咽癌120美元…」,當然這樣的說法,馬上遭到醫界的批評。某種程度上,台灣從李登輝時代喊出「亞太營運中心」,相關「自由化」政策喊了20多年,「自由化」、「貨出去,錢進來」的論述,傳統的財經技術官僚講起來,早以同「膝反射」一般信手捻來,如同陸委會國安單位,闡述所謂「一中各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問題是,在台灣社會談論自由經濟示範區、自由貿易港區、「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美國揚言對中國產品課徵25%懲罰性關稅、全球經濟自由化正在走回頭路的今天,到底在台灣社會還有多少聽眾?自經區就是發大財的回答,如果是一種自我催眠式的回答,台灣的自由化政策,難道就停擺了嗎?

蔡英文總統6日針對自經區,回答態度非常堅決,她說「不能讓台灣貨與中國或混淆,堅決反對自經區」,自經區如同中國特洛伊木馬,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的論點,在時代力量黨主席邱顯智身上同樣可以找到。相對之下,沒有要選舉的行政院長蘇貞昌,臉書官網對自經區的闡述,就「溫和」許多。

蘇貞昌說,拚經濟是不分藍綠的共識,但具體怎麼拚,台灣社會也會逐漸有共識,三個例子跟您說明:

1. 無論叫「自經區」或「自貿區 」,國民黨執政時遲遲不敢通過,今天卻突然覺得要爭取。但進口中國茶葉加工,出去就叫做台灣茶,農民恐怕很難接受。

2. 台商回台講了那麼多年,但今年台灣真的做得到。年初預估迎接兩千五百億回台投資,現在半年不到就要達標。

從政治現實角度,自經區政策,是馬政府末期推動服貿與貨貿協議失利以後,所拋出來的政策,當時強調全台六港一空、農業加值前店後廠、金融服務虛擬全區,從當時的角度,已是天馬行空,其中,農業加值部分更是被批評引進中國農產品,影響台灣食品整體形象的政策,國民黨在野三年,眼看韓國瑜「貨出去,錢進來」的口號,讓高雄綠地變藍天,覺得自經區這個政見,可以與民進黨政策區隔,立委曾銘宗、賴士葆又在立法院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2.0版,把最爭議的農業部分拿掉。

「貨出去,錢進來」的口號,某種程度上,在台灣基層還有票房的,儘管台灣藍綠陣營,在中國政策上的南轅北轍,撇開中國因素,台灣藍綠陣營向來是經貿自由化的積極信仰者,隨便舉前高雄市長陳菊與桃園市長鄭文燦的政見,就可以看出,從「地方」角度,即使是民進黨也是不反對自由貿易區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