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指出,根據美國參議院委託調查,為干預美國大選,俄羅斯放長線釣大魚,發動創設支持黑人民權運動的社群媒體帳號,透過幾年的運作不斷積累人氣,動輒超過百萬美國人訂閱;逼近選戰時,再發布不利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的訊息,成功影響選情。俄羅斯也會打入封閉網路群組,製作「早安德州、德州夕陽好美」等長輩圖,打好影響投票意向的基礎。
村里民、宮廟口疑已被滲透
台灣方面,沈伯洋說,去年發生關西機場接駁車假新聞事件,已勾勒出從中國自製新聞,傳到台灣媒體、政論節目的傳播鏈條。沈伯洋表示,村里民、宮廟口也疑被滲透,常有耳傳「統一後發大財,退休金可以台幣、人民幣一兌一」。他說,如此不實資訊,透過LINE傳遞後更變本加厲。
沈伯洋及團隊成員正搜集中國對台資訊戰的事證,希望盡快完整揭露組織架構、運作模型等。他說,中國實際操作可能由軍方發動或委託產業鏈產製,也可能是台灣親中勢力自發。
沈伯洋提醒,大選又將到來,相關資訊戰可能促使國內對立加溫,特別是同志、世代、轉型正義等議題,「因高度分歧,可見縫插針裂解台灣,削弱對民主價值的信任。資訊戰目的就是製造混亂、對立,而非捧特定候選人。」
至於統獨議題,沈伯洋觀察,因恐激化台獨意識,中國操作尚屬保守,頂多以宣揚中國的正面形象為主。但中國透過多種管道資助特定候選人的可能性確實值得追查,未來也可能醜化台派的形象。
去年九合一大選前,反同謠言夾雜在相關公投案的投票指南中,包括公部門及民間組織網站不斷澄清。沈伯洋認為,雖這跟台灣反同方操作較相關,但類似情況若政府只能被動因應,疲於澄清假消息,恐陷入闢謠迴圈,甚至讓假訊息愈炒愈熱,畢竟中國很可能不計成本地打資訊戰,「盡量不要落入敵方設定的戰場,而且即使假資訊得到澄清,無形中加深的刻板印象也不易去除。」
應跨部會、跨專業整合因應
因此他建議政府應盡速修法比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混合威脅應對中心」(European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untering Hybrid Threats),建立有效的戰略整合、指揮機制。
《聯合報》日前報導,軍方官員透露,國防部與參謀本部已垂直整合政戰局、情報、資訊、保防等十餘個部內單位成立「資訊作戰小組」。但沈伯洋認為應跨部會、跨專業整合,「比如說外交戰、選舉等重要節點,若判斷對方可能發動資訊戰攻勢,我方就乾脆先發動,直接斷掉源頭會比疲於因應來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