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過勞社會下,崩壞的家庭功能

2016-06-09 06:20

? 人氣

「家」的關懷與愛是構成一個人的人格健全與否關鍵。(圖片來源:Gettyimages)

「家」的關懷與愛是構成一個人的人格健全與否關鍵。(圖片來源:Gettyimages)

近幾年來,社會上時常發生這種無差別殺人事件,每當發生這種事情,大家幾乎第一個反應就是:這要判死刑!或廢除死刑,有關人權,還有教化可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判決死刑的數量來到40年來新低。(美國死刑訊息中心)
美國判決死刑的數量來到40年來新低。(美國死刑訊息中心)

我個人的觀點是,台灣目前還沒有可以廢除死刑的環境,我們尚未達到可以廢除死刑的標準。但先不論這些,其實這個廢不廢死刑的議題還不是這麼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這個人會被處死刑,在他行兇前發生了什麼事?導致了今天這個局面?

大概從國中開始,我喜歡看一些親職或教育類的書,也很喜歡翻翻父母訂的各種雜誌來看。我的學校是當時我們那附近「榜上有名」的流氓國中,記得在國二期間有兩位同學因為曠課很久,後來就輟學了,其中一位女生以前功課不錯,個性活潑,是班上的開心果,但上國二後,她剪了一頭極短的頭髮,染成亮金色,穿了三、四個耳洞,和夾腳拖來上課,有一天沒一天的來,到她輟學以後,老師才跟我們說,她小時候父母雙亡,給姑姑撫養,後來家中不知出了什麼問題,導致她整個人都變了。

一般人的想法中,這就是所謂的不學好的「壞學生」,然而我們總是看不見事情的背面,而是先入為主的給予它一個標籤,不去細想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直到大事爆發,才去看到問題的源頭。據我的觀察,幾乎都是家庭有發生問題的孩子才會走上這條道路,不然一個家庭健全、融洽相處、氣氛溫暖的人怎麼會想選擇走這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

我很幸運,從小就是一個幸福的孩子,有給予我十足安全感和溫暖的家,我想,正是因為家庭教育成功的關係,使我今天不管身處何種環境,我都能保有正面,不受影響的態度前進。

透過家庭旅行可以製造和家人間許多美麗的回憶
透過家庭旅行可以製造和家人間許多美麗的回憶

與以往相比,家庭功能處在現代社會中,很多是幾乎無法發揮作用的,為什麼?

大環境下的影響,雙薪家庭的比例上升,父母為了工作,可能很早就要去上班,晚上又要加班到八、九點才回來,於是孩子只能送補習班、安親班,配合著大人下班時間,甚至更晚才能回到家。於是不管大人小孩,經過一天的忙碌早已精疲力盡,怎麼會有多餘的心力相處和關心彼此的時間呢?很多父母認為這樣不但能督促孩子功課,自己也能多一些時間喘息,但是安親班無法完全取代家庭的教育功能,因為一個孩子最早、最重要的人格形成,家庭是影響最大的。父母的關心、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幫助他成長的重要養分,如果此時不能指引他方向,為他立下模範,那麼以後走上歧路的機率很高,這正是家庭能給予一個人最珍貴、且無可取代的影響。

這樣的操勞,不只是大人,小孩也是過勞,我們的社會形成一種過勞的循環,沒有時間陪伴、沒有時間相處,讓家庭功能漸漸式微。

並不是說之所以會有鄭捷,是他父母的錯,因為這是更複雜的、社會結構性的問題,他的父母也不一定沒有作為或發現,只是各種的原因加起來,有無奈也有無力的地方。我們總是不希望再有鄭捷這樣的人出現,所以是不是能從自己的觀念、和對身邊的孩子,開始做一些努力和改變?

這些點滴的累積,我相信會對我們共同的未來有可見的轉變。

*作者為在安親班打工卻不希望小孩被送來的大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