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近來拉高對華為的制裁態勢,除了禁止美國公司使用「由那些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的公司」製造的通訊設備,還將華為列入進出口管制的「實體名單」,禁止美國企業與華為繼續商業往來。不過彭博新聞社20日發表社論,反對美國政府全面封殺華為。
彭博社(Bloomberg News)主筆室在這篇〈川普圍剿華為犯下嚴重錯誤〉(Trump’s Huawei Attack Is a Serious Mistake)的社論中主張,為了貿易衝突與國家安全,美國確實有許多許多制裁中國的選項,不過這並不代表美國可以任意行事。其中將華為與70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的作法,就是一枚傷人又損己的核武。
表面上看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與網路設備都高度仰賴美國企業提供的半導體等關鍵元件,如果切斷美國廠商的供應鏈,似乎就能扼殺華為的生產與營運。彭博社也說,這項禁令若徹底實施,可能將這間擁有18萬員工的中國電信巨頭逼入破產境地,但這也可能是嚴重的戰略失算。
彭博社說,美國向來主張華為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當然有理由擔心華為參與美國的網路建設,可能帶來間諜威脅與各種損失。不過美國已經非常謹慎地阻止國內的網路建設採用華為設備,現在還要堅持整垮華為,除了手段與目的不成比例,此舉也非常不智。
彭博社主張川普政府不應整垮華為,是因為華為供應鏈牽涉到世界各地的無辜公司—其中當然也包括華為的美國供應商。如果華為最後收攤,這些公司將被迫失去龐大客戶與利益。不過對中國來說,這種做法只會刺激他們更加努力研發,在國內生產他們所需的先進技術。
就算圍剿華為只是一種談判策略,彭博社也認為這種做法沒有意義。美國官員總是宣稱,制裁華為與陷入僵局的中美貿易磋商無關,但川普政府看來就是要利用華為作為談判籌碼,就像去年他們對中興通訊所做的一樣。彭博社主張,川普總是在貿易戰中動用國家審查手段,搞到最後可能適得其反,讓北京根本無意遵守最終的談判成果。
更糟的是,這種作法破壞中美談判貿易協議的初衷:加強經貿往來,也穩定全球兩大強權之間的關係。當兩國的摩擦無可避免,健康的經貿關係理論上可以扮演雙方的穩定力量,提醒合則兩利的雙方不要走向極端。但現在川普政府赤裸裸地針對華為,只會迫使北京為數不多的溫和派更加邊緣化、讓鷹派更為囂張。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現在的情勢也讓他們更覺得「美國就是看不得中國好」。
封殺華為總得放在一個更大的戰略架構下去看,才能評估得失。但川普政府如今全面輾壓華為所為何來?現在已經無從辨認:是要打擊中國的科技業?要教訓中國認清自己的處境?要拉中國以外的供應商一把?要挑起衝突?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川普只會讓盟邦更為疏遠、惹怒廣大的中國民眾、增加中美對抗的機率。
彭博社認為,美國需要一個與中國和諧共處的全面計畫。除了打造美國的國防力量、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也要與盟友對中國一同施壓,迫使這個國家遵守國際規範,並且帶頭制定約束中國離譜行徑的新規則。與此相對,整垮華為只會給人戰略失算的印象,並且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