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新九評」熱炒冷飯,台灣要避免成為戰爭代理人

2019-06-03 06:40

? 人氣

其次,中蘇雖有盟約關係,但蘇聯在1958年台海危機(八二三砲戰),以及1959年和1962年的兩次中印邊界衝突中,都沒有把中共當成盟友看待。最後,蘇聯於1960年片面撕毁和中共所簽的六百個合約,撤離派駐於中國大陸的一千三百多位專家,翻臉如同翻書。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們要強調的是,在九評的文鬥後,接著上場的是武鬥。從1965年開始,中蘇就在邊界增派駐軍,並爆發零星的軍事衝突,最後演變成1969年的珍寶島事件。這是中蘇關係的轉捩點,也成為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個重大推力。

與此同時,九評也有內政的考量。1958年毛澤東發動「大躍進」,帶來三年的大饑荒。反「蘇修」(蘇聯修正主義)可以轉移人民對「一窮二白」的不滿,而這種群眾動員,一直延續到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

從上述的背景來看今天的「新九評」。利益衝突的一方,從前蘇聯轉到美國。而中共所要爭的,也是一個平等互利的大國關係。

川普強調「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不會容許「中國崛起」後,有意或無意挑戰到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已吹響2020總統大選的號角,民主及共和兩黨都在比賽對中強硬;川普有恃無恐,不會在對中政策上採取軟化的立場。中國大陸學者注意到,美國對中政策的驅動力,正在發生變化,即從商業利益轉向意識形態。他們警告,中美貿易戰不要把對方逼入牆角。

2019年5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參加美國空軍畢業典禮 。(AP)
川普強調「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不會容許「中國崛起」後,有意或無意挑戰到美國的霸權地位。(資料照,AP)

「新九評」亦重提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斯金納(Kiron Skinner)四月底在一場研討會上的講話,斯金納指出,「美國與中國的競爭,不僅侷限於雙方的國家利益,也存在於不同的文明和意識形態等更為廣泛的領域。」雖然美國國內媒體對其言論提出批評,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也回應,用文明衝突甚至種族主義觀點看待中美關係,「是極其荒唐和完全不可接受的」,但看來中共仍耿耿於懷,擔心助長大陸內部的民族主義情緒。

中共認為有權,而且會繼續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美國不要藉貿易戰來重建中國。美國學者警告川普,對華為的制裁行動,並不會阻止中共加速科技自主行動。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經濟學者巴爾菲德(Claude Barfield)也指出,中共已啟動四年的「中國製造2025」,目標就是要推動中國大陸業者主導關鍵高科技領域。

既然中共預期中美貿易戰將是一場涉及雙方利益和權力的長期鬥爭,做好內部的精神武裝是有其必要的。尤其是,中共內部對於如何因應這場貿易戰的軟硬力度,仍有不同的看法。

我不認為「新九評」的後續效應,會像九評那樣,擴大到武鬥的局面,但出現聲東擊西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尤其在南海及台海。台灣千萬要避免成為戰爭的代理人。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標題為:從「九評」到「新九評」:鑑古知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