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工業區降乙編跳票,經濟部卻還想再拖,引發不滿。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今(3)日審查大社工業區降編案,上午環團、居民召開記者會,表明拒絕再承擔工業區帶來的健康風險,也拒絕讓因工業區而衍生的石化管線穿越市區,要求經濟部應履行過去降編承諾,盡速讓工業區轉型。
位於高雄市北側的大社工業區,1993年因發生廢氣外洩事件,經濟部承諾會在25年後配合高雄煉油廠遷廠計畫、一併遷移。1998年高雄縣政府通過大社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也確定政府應將現地變更為只限公害輕微工業營運的乙種工業區,區內使用項目不符的廠商應在2018年前遷廠。
遷廠大限於去年到期,儘管高雄市政府已遲至今年3月才通過降編決議,但消息一出,區內廠商紛紛跳腳,除向經濟部陳情,也於4月底發動遊行抗議,指降編將影響區內2700名勞工生計。經濟部也主張,區內若降編、將導致高科技材料供應鏈斷裂,影響高雄經濟發展及民眾就業機會,會於都委會爭取將大社工業區降為仍可有化工業營運的甲種工業區就好。
今日內政部都委會將就大社工業區降編案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會前環團、居民就健康、公共安全等問題提出質疑,要求經部不該再堅持降甲編。高雄市議員林于凱、黃捷、吳益政,及歌手林生祥也到場聲援。
環團:25年前的大社降編承諾,今天該兌現了
林于凱指出,經濟部25年前做出大社降編承諾,但經濟部多年來卻沒有任何輔導業者轉型的實際行動,如今反拿勞工權益當擋箭牌、掩飾自己的不作為。他呼籲,經部及高雄市府應提前解決民眾就業權益問題,不該讓居民、勞工弱弱相殘、自己打自己。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也說,大社工業區群聚石化業下游廠,輸送石化原料的工業管線從林園起穿越市區、一路北上,沿線更有國小相鄰,都具有相當風險。她指出,2014年高雄氣爆的管線,即是從中油前鎮儲運所輸往大社工業區,當時前市長陳菊也向前行政院長江宜樺要求大社必須降編、讓石化管線遷出市區,「今天該是承諾兌現的時候!」
「氣爆後每天如坐針氈,民眾根本不知如何應變」
大社居民江文宏也說,自家距大社工業區內的棺烯儲槽不過數百公尺,氣爆後每天生活如坐針氈,而且就算發生工業災害,當地也沒有任何化學災害應變措施,民眾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變。
大社環境守護聯盟召集人吳忠穎則指出,經濟部指廠商已投入13.2億加強環保措施,但今年光是1、2月區內廠商就被環保局裁罰28次,可見環保問題相當嚴重。他批經濟部稱降編會讓廠商失去改善意願,但如此形同將居民健康及安全作為籌碼。
至於健康風險部分,王敏玲也引用成大所做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指大社工業區內石化廠排放、逸散一、二級致癌物如丁二烯、苯等,已導致大社、仁武、左營及楠梓地區的致癌風險超標數百倍,居民已為工業區承受相當高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