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六都春秋電子報》執行編輯林艾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5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上篇從一個全新進入到導覽的環境中,慢慢遭遇人與人互動產生的掙扎與碰撞,最後看見這些過程背後的問題,以及尋找出路一步步前進的經歷為主要敘述;導覽員洪羿恒、胡鈞怡、游婷雯3位就是這般演變歷程最佳的寫照。3個月、2年、6年,這些時間的滋潤映照在每個人身上的影子都不同,探入人權園區的思維深度也當然不等。
從反省自我,到社會的思考,最後開展未來;在各種經驗的角度下,我們要如何解讀國家人權博物館的面貌,本文就想試著從最開始的不解到理解這個階段說起......
洪羿恒:每一個嘗試都會是新的開始
洪翌恒,國家人權博物館導覽辦公室的新進人員;在仍會對受難者生命故事感到不捨和難過的學習路程不斷摸索前進著。
從對於白色恐怖的歷史不熟悉到進入導覽的過程中,洪翌恒認為面對不同的人群,要怎麼說出他們想聽的故事是讓群眾產生興趣最重要的一點。對不了解白色恐怖的民眾來說,這段陌生的歷史,不論年齡,都是十分生硬的議題。要讓民眾願意開啟未知的大門,就要用一般民眾能夠理解,並且喜歡的方式,而不是一種再一次的被教授的形式;以學生的參訪為例,就好比換個地方上歷史課的概念。
在短短3個多月的導覽工作中,洪翌恒接觸到的人群相較其他較資深的導覽員也許少了一些,但洪翌恒透過重拾受難者生命故事,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軌跡。在這些軌跡中,一個很重要的亮點似乎指引著某個必然前往的方向;洪翌恒在導覽時偶然碰上了受難者家屬。
白色恐怖的生命故事都將留在我們記憶中
在和受難者家屬實際接觸和對話之後,洪翌恒表示,她重新感受到這些看起來很遙遠的生命歷程其實距離我們很近,並不是停留在某個時代的產物而已。這些特別的故事人物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是在這些擦肩而過中,我們並不會在意誰與誰的過往,就讓歷史的脈絡任意地錯過;但也或許,下一個新的故事就會在某個轉角突然遇見也說不定。
透過每一次的導覽,洪翌恒想要傳達的是傾聽、包容、理解的信念;在一整個時代的籠罩中,事實上,受到迫害的不只是受難者本身而已,其實每個人都是時代裡的受害者。用二元的方式切割對與錯其實是一種暴力而不理性的角度;人其實是複雜、不可全然得知的個體,也就是沒有絕對的好人或者是壞人,比如在波蘭面對納粹時,我們又要如何解讀它的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