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於2002年成立,2018年正式揭牌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六都春秋》執行編輯林艾本次專訪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人權園區導覽辦公室5位專業導覽人員,希望能從導覽員的眼光去重新認識人權園區的工作脈絡與甘苦經驗。
下篇我們藉由賴元裕各種團體的豐富導覽經驗觀察到歷史並不是一個封閉的概念,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傷痛和過往;然而我們要如何從中學習及面對?好比德國對於納粹的反省和檢討,台灣要怎麼做到整個社會都能一起面對的程度?從丁玟伶細膩洞察問題的導覽互動,我們可以從立場到立場中看見共通與相左的成分。
當歷史活生生在我們眼前重現時,不了解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台灣對於自身歷史的困境就限於此了,為什麼?我們什麼時候要去質疑?要去產生疑問?
自嘲「導覽巨星」 賴元裕:跨越國境解讀白色恐怖
國際巨星的出場總是需要暖身,這樣好戲才值得期待;導覽經驗接近5年的賴元裕自嘲是整個園區導覽辦公室的巨星,接觸的群眾也十分特別和多元,比如手語團、陸客團、外賓團等。對於這些相較沒有台灣歷史背景的訪客,賴元裕表示,這些特別的來賓其實在參訪時通常是不會排斥的,反而會認同這樣的人權園區保留歷史痕跡,同時,他們也會細心觀察民主運作的歷程。
人權博物館的成立對於賴元裕而言其實是一種對於受難者的基本交代。賴元裕表示,在成立組織、保留歷史空間、公開審判案件等,這些受難者們都會非常的投入而且積極的參與,這樣的熱血沸騰其實是讓後代的這些年輕人能夠沿著他們一路流淌的血淚,連結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悲慘記憶。在國家機器的運作下,年輕人會被如何對待?這些過往印證的歷程,如果沒有受難者的指引,我們所能面對或者了解的將會更極端而片面,可能導致未來如同威權復辟般難以挽回的悲劇。
賴元裕藉由從學生群體到外國遊客的導覽過程中觀察到了許多不同的現象,尤其是外國遊客的部分。外國遊客會提出一些很特別的疑問,比如「受難者總共是多少人?」、「這些法警或者法官的未來發展?」等很敏銳的問題。這些外國遊客對於導覽也十分投入,相對台灣遊客對人權議題的注重層面,可以發現台灣對於此方面的教育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透過揭露歷史真相的場所,開始與不同的聲音產生連結
賴元裕認為先建立觀念再增加議題是很重要的,而對立的議題立場就必須透過更多的溝通和互動進行討論,好比統派走進人權園區的這種情況,賴元裕表示,通常這些有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導覽時一般都安安靜靜的,也不說話,頂多不戴上耳機參與導覽而已;也許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立場和身分在這樣的歷史場域中,沒有什麼抗議的理由吧。但透過這個揭露歷史真相的場所,也許可以試圖讓他們理解過程和脈絡,開始與另一個不同的聲音產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