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智財戰略綱領?

2016-07-15 06:10

? 人氣

台灣面臨經濟轉型與產業創新升級,以及加入區域貿易協定等攸關國家經濟發展關的重大議題,除了法律與制度的調整與資源投入,更應整合政府及民間資源,以建立整體國家整體智財戰力,使智財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圖為經濟部長李世光。(林惟崧攝)

台灣面臨經濟轉型與產業創新升級,以及加入區域貿易協定等攸關國家經濟發展關的重大議題,除了法律與制度的調整與資源投入,更應整合政府及民間資源,以建立整體國家整體智財戰力,使智財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圖為經濟部長李世光。(林惟崧攝)

智慧財產是國際間重要的議題,除了是各國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的基礎,智財保護更是國際經貿領域中具有約束力的遊戲規則。近年來智財發展趨勢朝向國際化、跨領域,除了國際智財法律制度的調和,也必須符合區域經貿組織與協定的要求,更要面對新興科技應用如大數據、物聯網、雲端運算的挑戰。再加上國際產業間的競爭壓力,使得世界主要智財大國的政府不僅除了調整並完善本身的智財法律與制度,更針對國家全局的、整體的利益,設定策略與行動目標,並透過預測、規劃、評估、執行等作為,以期達成設定的策略目標,這就是目前所謂智財戰略化的趨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目前我國面臨經濟轉型與產業創新升級,以及加入區域貿易協定如TPP等攸關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議題,我們應該從智財戰略出發,除了法律與制度的調整與資源投入,更應該整合政府及民間資源,以建立整體國家整體智財戰力,並使智財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

中國移動5G體驗廳內的物聯網效果影片(新華社)
近年來智財發展趨勢朝向國際化、跨領域,除了國際智財法律制度的調和,也必須符合區域經貿組織與協定的要求,更要面對新興科技應用如大數據、物聯網、雲端運算的挑戰。(新華社)

和其他一般政府政策不同,智財戰略是採用「戰略」這個名詞,而不是一般政府常用的「策略」,雖然兩者的英文字源都是(Strategy),但內容與意涵仍略有不同。一般而言,策略包括策略過程與策略內容,但戰略包括了戰略過程、戰略評估、預測、推演等,內容更為廣泛。而且以戰略的架構來看,更區分了大戰略、軍事戰略、戰術等層次。因此「戰略」和「策略」應該是有所不同的,「戰略」更強調力量使用的藝術,以及達成目標的目的性;而且「戰略」更具有層次性、更強調目的原則與行動手段的層次差異。因此我們可以說智財戰略是一個包括戰略過程、戰略評估、預測、推演的體系,同時也是一個實現國家戰略目標、並使智財制度發揮效能的公共政策架構。

如果以智財制度、智財政策以及智財戰略來區分:智財制度是實踐智慧財產權政策、促進智慧財產權發展的政策工具,智財政策是國家為實現社會發展目標的行動準則;智財戰略則是推行智財政策、及實現社會發展目標的行動準則。必須由國家的利益本位出發、並以配合實踐國家基本國策為原則。

多元布局,在市場震盪中站穩腳步。(圖/Ken Teegardin@flickr)
智財戰略是推行智財政策、及實現社會發展目標的行動準則,必須由國家的利益本位出發、並以配合實踐國家基本國策為原則。(圖/Ken Teegardin@flickr)

而智財戰略的內涵,必須涵括從創新創作到智財運用的全部過程,包括創新戰略、保護戰略、取得與授與戰略、管理戰略、運用戰略以及資源戰略。首先最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創新的激勵制度,鼓勵創新研發;以及有效的知識轉化與產學合作機制,讓研發成果能有效使用並形成知識資產。接著必須針對智財進行有效保護,由於智財包括專利、著作權、商標、營業秘密等,保護的方式根據智財形式、產業特性與市場趨勢而有不同模式。而對於專利與商標的取得與授與,則必須以本國的利益出發,特別是目前國內產業目前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應該要協助廠商取得真正有進步性、實用性的智財權利,而不是為申請而申請;另一方面政府在授與專利等智財權時,也可以從屬地主義的原則,參考日本過去以控制國外申請案審查時程的手段,為國內廠商爭取適應與升級時間與空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