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各國的《建交公報》中,必定會出現的一段話,即通稱的「一中原則」,且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次後,我國外交處境愈來愈艱困,除了面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打壓,我國年輕世代外交人員認為,國家認同與定位是我國推動外交的最大阻礙。
當被問及從外交角度看待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中國)關係時,受訪的部分我國年輕世代外交人員直言,我國與中國就是國與國的關係。「《中華民國憲法》上仍屬於兩岸關係,但實際外交上不可能忽略中國在國際場合的打壓」,陳彭(化名)坦言,「我國外交部應有專責單位針對此情況分析,並擬定主動積極的應對策略」,不過戴楊(化名)點出另個問題,礙於現行體制,外交人員無法充分了解中國。
戴楊表示:「因為我國憲法及行政制度的設計,外交與兩岸事務分由不同機關主管,外交部的人沒辦法接觸兩岸事務,大陸委員會(陸委會)的人沒有外派經驗,因此建議這2個機關能夠有更多資訊和人員交流,不然對外交人員來說,中國就只是個製造打壓事件的國家而已,不能充分瞭解中國,在外交上會看不到全貌。」「護台胖犬」劉仕傑與戴楊擁有相同看法。
「陸委會和外交部的文官應互相流用,體系內才可以了解兩岸與外交局勢情況,而且視野也會變得不同,有助於掌握台商在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困境,也可理解美國與中國貿易戰的情勢和影響」,劉仕傑以現任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為例,指出中國任用職業外交人員接掌涉台事務,對台灣本身和台灣外交處境的應對能有全面了解。
自2008年以來,中國國台辦連續3任主任都是由職業外交人員出任,現任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接下國台辦主任職務時以前,就是中國駐日本大使,而王毅的繼任者則是曾任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的張志軍,2018年由中國駐聯合國前大使劉結一接任國台辦主任。我國2015年才有職業外交人員出任陸委會主委,當時是外交部前政務次長夏立言出任,2016至2018年由同曾任外交部次長的張小月擔任。
另外,部分受訪的年輕世代外交人員以「互不隸屬」、「特殊的政府與政府」來看待我國與中國關係,但均認同中國對我國並不友好,周黃(化名)甚至直稱:「(雙方為)敵對國家,外交部應設中國科,由專門單位負責對中國事務。」郭洪(化名)則說,「雙方互不隸屬,但中國企圖消滅台灣國際人格,遂行併吞台灣的意圖」,直言「外交政策應不斷強調我國不隸屬中國的論述與國際(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