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檢討新進同仁,而非認真淘汰冗員」內部體制僵化 如何留住外交人才成首要課題

2019-06-30 09:10

? 人氣

外交專題(風傳媒製圖)

外交專題(風傳媒製圖)

「應該讓外交回歸專業,不屬於外交核心的業務就應逐步剔除,讓外交團隊可以成為精英部隊......否則現在的外交部是一支甚麼都要做,甚麼都要會的雜牌軍。」問及我國外交體制需要改革的部分,大部分受訪的年輕世代外交人員認為,部內作業缺乏效率,且職場文化讓人變得壓抑,而部內並不缺人才,問題在於如何留住人才,並讓人才有發揮能力的空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外交工作者們】甩不掉「一中」框架,台灣外交如何走出去?

莊吳(化名)表示:「會計、資訊、經貿、文宣、媒體等專業由非專業外領人員從事......應參考美國作法,把專業領域開放給具業界經驗人士,以契約形式從事外派任務。」周黃(化名)也說:「同仁大半時間處理行政,剩下的時間處理僅具形式的數字外交,也就是累積漂亮的數字,卻缺乏整體外交戰略做為參考,即使累積充足人脈,也會白白浪費掉。

「我國外交人員相較於其他國家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精力處理行政,尤其是彙整資料相關業務,平均每年須填覆的表單近千件,且多半純屬形式的例行表單」,周黃強調,「非工作重點就應捨棄,而不是通通都做,導致大量浪費外交資源。」翁林(化名)則說,部內並非沒有發現許多不適任的冗員,但檢討時只針對新進年輕同事,而非認真思考汰除已進部的不適用者。

外交專題:體制改革(風傳媒製圖)
外交專題:體制改革(風傳媒製圖)

翁林更直言:「部內體系封閉,老一輩都說穩穩做年資到了就可以往上升,不需要學習新知,連國際關係的書都不閱讀,對世界無好奇心,對網路很陌生,語言能力也很差......升遷過分注重年資,職場環境對女性也不友善,甚至暗示工作期間懷孕會影響外派。」

「人事異動跟人員配置一直都是為人詬病之處,主要問題是職級愈高、空缺愈少,面對同樣年紀與資歷、考績都是甲等的人員,你要讓哪一個人升遷?」江謝(化名)說:「然而你能外派到哪個館,回到國內要去哪個司處,都是靠『口碑』,這不是客觀的考量,即使你能力及格,若與長官、同事不合,你也沒有機會。」郭洪(化名)則直批:「一切以館長好惡為最主要依歸,駐外館員多數缺乏(不敢)有個人判斷能力。」

翁林點出我國外交人員外派的特殊慣例,即首次外派者只能做行政業務,「就是因為資深同仁年輕時只做行政,缺少闡述國家政策及對大眾演說的機會,部分館處首長都未必能以英語進行公眾演說,何來在駐地與外國政府交往能力?」「護台胖犬」劉仕傑坦言,部內的保守風氣難改,「這與哪一黨執政無關,新人進部後都被形塑得愈來愈保守」。

外交專題:「青年外交官」劉仕傑(簡恒宇攝)
外交專題:「青年外交官」劉仕傑(簡恒宇攝)

劉仕傑提到,與自己同期進部的同仁,已有人相繼離職,且不乏當年榜首,「考上外交特考都很厲害,但為何會讓這些人想要離開,為何會讓年輕外交人員感到失望?」劉仕傑認為,島國培養出的模式應該是應變迅速,可是現行體制卻是大陸化作業,「資深人員不願意去正視這個問題,因為去面對問題,就是承認過去作業模式有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