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說個笑話─中美對抗,台灣換到過境茶敘

2019-07-15 05:40

? 人氣

台灣關係法40週年友誼慶祝酒會,總統蔡英文(左起)、前美國眾議院長保羅.萊恩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共同出席慶祝。(甘岱民攝)

台灣關係法40週年友誼慶祝酒會,總統蔡英文(左起)、前美國眾議院長保羅.萊恩與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酈英傑共同出席慶祝。(甘岱民攝)

蔡英文每次過境美國,總是令人心累,媒體充斥了那些在過境細節上找「突破」跡象的自嗨訊息,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都還是耗費了龐大的外交資源「喬」出來的,可不便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一切投入都是為了台美建交嗎?不是。為了簽署「共同防禦條約」嗎?不是。為了建立新的台美經濟橋樑嗎?不是。為了重返聯合國嗎?不是。為了換回任何具體保台政策嗎?不是。重要的實質意義一個都沒有,大家只是忙著拿放大鏡在找與美國藕斷絲連的小小象徵。

一切都為了大小姐的連任,如此而已。

沒有人會說台灣對美國的亞太戰略不重要,強調台灣戰略重要性的說法也多如牛毛,但是,請問誰又敢說新加坡對美國不重要?越南對美國不重要?馬來西亞對美國不重要?菲律賓對美國不重要?在戰略意義上,只要對美國維持太平洋控制力有幫助的國家,沒有不重要的。凸顯自身對美國的重要性,能有多大意義呢?

不要自欺欺人,國際局勢是流動的,台灣應該關注的是實質意義,而非象徵意義。別無視AIT經常掛在嘴邊的暗示,台美之間的合作屬美國的「長遠利益」,這話倒過來說,即中短期利益才是當下美國決策的風向球,因此所有象徵性的對台友善舉措,都是一時性的戰術措施,目的是作為中美間的博弈籌碼,除此之外無他。

20190415-台灣關係法&AIT@40:40友誼慶祝酒會,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甘岱民攝)
台美之間的合作屬美國的「長遠利益」,這話倒過來說,即中短期利益才是當下美國決策的風向球,因此所有象徵性的對台友善舉措,都是一時性的戰術措施,目的是作為中美間的博弈籌碼,除此之外無他。圖為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資料照,甘岱民攝)

試問,包含「台灣旅行法」在內的諸多象徵性友台法案,那一個具體落實了?如果還有人硬是認為「象徵性意義」很重要,再問,蔡英文去得了華盛頓嗎?這才是具備十足象徵意義的具體突破吧?

對「反中」的民進黨而言,誰敢說在中美對抗的當下,不是數十年來「脫中建國」的最好機會?然而,「正名制憲」的活動是不是被美國人公開打壓了?是吧!若這太敏感我們換個現實點的觀察角度,如果台美關係空前友好,那鋼鋁稅怎麼還沒被豁免?美牛美豬進口的壓力怎麼還沒減輕?F16V戰機怎麼還沒來?除了口惠與堆笑,美國到底給了台灣什麼實質利益?什麼都沒有。

你當然可說日本也被美國勒索,但人家最起碼還有「美日安保條約」,遠比「台灣關係法」紮實。

那些今年來台的美國州長,無一例外,都在賣美國土產,發大財的,貨出去的是他們,不是台灣人民。而那蔡英文「可能」造訪的懷俄明州,是因為首府市長想賣美牛給台灣所以「擅自」伸出友誼的手,但是,州長想賣媒給大陸,所以對市長罵三字經。至於蔡英文到底能否到懷州看場牛仔競技秀,尚屬未知。

蔡英文在美國可與隨行媒體茶敘就是突破?值得大書特書?民進黨的自嗨病真的不輕。

對美國與對日本一樣,採取的姿態愈低,他們愈不把你當回事兒,如果台灣老闆不是蔡英文而是杜特蒂,那美國肯定會給台灣實質利益拉攏。

喜歡這篇文章嗎?

雁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