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吳宗憲等人利用特權挾帶大量私菸入關一事,引發在野黨和社會輿論強烈的批評,許多人感到氣憤,認為他們不該公器私用,以權謀私。同時,以立委黃國昌為首,也有不少人主張繼續追查下去,因為根據整個走私的規模和流程來判斷,絕非一人所能為,可能涉及的人員應該既廣且深。他們認為執政黨應該趁早揪出瀆職人員、全面整頓、修補國安的漏洞,如此才能確保蔡總統和國家的安全,以避免造成所謂的國安危機。
這些主張看似有道理,但恐怕治標不治本,甚至如果繼續追查下去,反而還會讓「國安危機」提早到來。那是因為,無論是聚焦於當事人或制度,這些批評和擔憂,以及他們所提出的建議,其實都是在承認國家安全這個概念有效的前提下所提出的。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所謂國家安全和危機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個虛擬的假設。在國家安全這個虛擬假設被認可的前提下去批評國安體系,是沒有用的,也解決不了什麼問題,甚至還會有反效果。
假的「國家安全」哪有真的「國安危機」?
這是因為,所謂國家安全的概念,是一組看似嚴密,實則內容空泛、定義模糊的抽象論述系統,解釋權則掌握在當權者手中。其中最核心的假設,是認為只要國家一存在,就無時不刻的面臨內外已知或未知敵人的威脅,為了能夠有效地應付這些威脅,所以必須授權以總統等黨政高層為核心,國防、外交和情治部門等為輔所組成的國家安全體系,常態性的壟斷權力和便宜行事,以維護所謂的國家安全。在實踐上,則有賴於相關人員對於威脅的認知和定義,並自行判斷合理的執行手段和範圍。因此,國家安全體系和人員本來就被設定要在體制外運作,不但不受國會預算程序的監督,甚至是可以繞過既有的法律和規範,快速而機密的行動。
壟斷對國家安全的解釋權,掌握了龐大的預算可以使用,又擁有諸多特權,但卻可以不受監督而秘密行事,這當然是極為不合理且危險的事。要讓這一切持續合理化的前提,就是必須讓公眾相信,國家目前正持續受到威脅,為了應對威脅,這種授權是合理的。這也是為何以總統為首的國安高層,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民眾,國家現在正面臨多大的威脅,要民眾提高警覺,目的就是要正當化對權力的壟斷。
畢竟,以國家安全作為掩護,就容易讓民眾相信,國安體系雖有特權,但都是為了促進國家利益,不會以權謀私,更不會反過來侵害國家利益,所以不需要擔心濫權的問題,這也是私菸事件得以發生的前提和基礎。
這當然是一個過強的假設,理論上,當然是先有針對國家的內外威脅,然後才有國家安全的問題。而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所以才需要國安體系。換言之,如果威脅不存在,或是威脅程度可控,那就沒有所謂國家安全的問題,國安體系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即使存在,恐怕規模和權力都得被大幅限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