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8月10日──法蘭西人民起義震撼歐洲:逮捕路易十六、終結波旁王朝

2019-08-10 07:10

? 人氣

革命成功 推翻君主制

立法議會迫於暴動民眾的壓力,只好逮捕路易十六與瑪麗王后一家人,並將他們囚禁在巴黎的中世紀堡壘「聖殿塔」(Tour du Temple),法國的君主制自此被推翻。同年9月20日,男性公民普選出的國民公會(National Convention)成立,並於9月21日正式決議廢除君主制,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French First Republic)成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792年8月13日,路易十六一家人被送至聖殿塔的監獄。

外強來犯 導致起義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當年7月9日成立的國民制憲議會(National Constituent Assembly)掌握政權,宣布廢除封建制度,取消貴族頭銜及特權。路易十六迫於革命的壓力而不得不妥協,簽署憲法同意法國為君主立憲的國家。

1792年8月10日被攻陷前的杜樂麗宮(取自Wikipedia)
1792年8月10日被攻陷前的杜樂麗宮(取自Wikipedia)

1789年10月6日,大批巴黎市民浩浩蕩蕩前往郊外的凡爾賽宮,將路易十六在內的王室成員挾至巴黎城內的杜樂麗宮軟禁。

路易十六

同時,路易十六不斷暗中向各個歐洲王室請求支援鎮壓革命。1791年8月27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Friedrich Wilhelm II)共同發表《皮爾尼茨宣言》(Declaration of Pillnitz),警告法國大革命的革命者不要進一步侵犯路易十六的權力,要求他們將權力交還路易十六,並聲稱要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

杜樂麗花園裡的瑪麗王后(中坐者)

此宣言激起法國人民的憤怒,1792年4月20日法國正式向奧地利宣戰。1792年7月25日,普奧聯軍總司令卡爾.威廉.斐迪南(Charles William Ferdinand)發表《布倫瑞克宣言》(Brunswick Manifesto),威脅如果任何法國王室成員受到傷害,法國平民將受到嚴厲的報復,此事進一步點燃了法國人民的怒火,導致8月10日的革命。

從戰歌變國歌 《馬賽曲》承載歷史

1792年4月20日法國向奧地利宣戰後,4月24日,駐紮在法國東部城市「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陸軍上尉魯日.德.李爾(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受邀至市長迪特里希(Philippe Friedrich Dietrich)家中進晚餐,受到迪特里希的鼓勵,他徹夜譜曲,4月25日凌晨寫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pour l'Armée du Rhin)。

市長迪特里希非常欣賞《萊茵軍團戰歌》,魯日.德.李爾很高興,請人抄寫這首歌曲,史特拉斯堡出版社也印行了《萊茵軍團戰歌》,這些印刷版本與手抄版的歌曲在人們之間流傳。

巴黎凱旋門右側的精美巨型浮雕,這是法國著名雕刻家呂德(Francois Rude)在1833年至1836年所雕刻的作品《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Le départ des volontaires en 1792)。

1792年7月30日普奧聯軍攻入法國境內,希望攻克革命大本營巴黎,法國南部城市馬賽的500名志願軍當天出發前往巴黎,醫科大學生米勒把他得到的《萊茵軍團戰歌》推薦給這支馬賽軍。馬賽軍一路高唱這首激昂的戰歌,他們抵達巴黎時,成千上萬的人在街頭迎接他們,並聽到這群馬賽人一遍遍高唱這首讓人熱血沸騰的歌曲。這首歌迅速傳遍巴黎的大街小巷,由於這是馬賽人帶來的歌,於是人們稱之為《馬賽曲》。

當年8月10日,馬賽志願軍攻入杜樂麗宮時,高歌《馬賽曲》,這首歌也因此風行全法。1795年7月14日,國民公會通過決議,將《馬賽曲》定為國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