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吧,祖國的兒女們!
榮耀之日來臨了!
與我們為敵的暴君
升起了染血的旗幟,
升起了染血的旗幟!
你們可聽見在鄉間
殘暴士兵的吼叫?
他們會來到你們跟前,
殘殺你們的孩子與伴侶!
《馬賽曲》
1792年8月10日,這一天是法國大革命的轉捩點,也是法國歷史重要的一頁,當天巴黎發生反君主制的暴動,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與南部馬賽(Marseille)及西北部布列塔尼(Brittany)等地的志願軍,攻陷塞納河右岸的杜樂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與瑪麗.安東尼王后(Marie Antoinette)遭到逮捕並受到囚禁,君主制就此被推翻,史稱「二次革命」。這場革命成功推翻法國的君主制,威脅歐洲各王室的統治,並搖撼整個歐洲的封建秩序。
人民起義 血洗王宮
227年前的這一天,從清晨開始,數千名憤怒的法國人就聚集在杜樂麗宮外頭,而且人群不斷從四面八方湧入,每個人分別帶著刀槍、短劍、長矛、鐵棒等武器,最後竟有約2萬人在上午8點一起衝入杜樂麗宮,並發射大砲攻陷前廳。
Storming of the Tuileries,August 10,1792,Palace,Paris,France,Revolution https://t.co/67Inz26sW8 pic.twitter.com/6Eb83pGJ5d
— extremely special au (@heckmullerpetr1) 2015年11月13日
路易十六與大臣衡量情勢後,王室成員決定透過祕密通道,倉皇逃至杜樂麗宮的馬廄、立法議會(Legislative Assembly)所在地尋求庇護。由於來襲的敵人是法國人民,懦弱而仁慈的路易十六離開前下令瑞士衛隊(Swiss Guard)守在宮殿內,並且不要殺死敵人。
瑞士衛隊讓暴動的民眾進入宮殿,甚至走到樓梯上,假意準備與敵方握手言和。接著,雙方忽然開始交火,瑞士衛隊衝到宮殿外,將敵人逐出宮殿入口的凱旋門廣場(Place du Carrousel);後來暴動的民眾得到增援,重新發起攻勢,迫使瑞士衛隊再次退進宮殿裡。
Joseph Navlet, 1821 – 1889, French Painter, The storming of the Tuileries, 10 August 1792 pic.twitter.com/4Fz5IwEo1L
— Gjeraqina Ukshini (@gjeni_u) 2015年12月15日
當天上午10點左右,路易十六下令守軍停火並撤退,但暴動的民眾不肯罷休,彈藥逐漸告罄且死傷慘重的瑞士衛隊被迫退至宮殿後方的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並在此遭到屠殺,美麗花園淪為血腥戰場。在這場暴動裡,浴血奮勇抵抗的1,100名瑞士衛隊士兵裡,共有786名士兵戰死。
#CeJourLà Des insurgés envahissent le palais des Tuileries, le roi Louis XVI est déposé pic.twitter.com/6cz1tX3aoA
— Musée Carnavalet (@museecarnavalet) 2016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