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或民進黨或許一肚子火氣,想罵中國政權鴨霸,卻不知從何罵起,自五二0迄今,北京的態度是相應不理,當你不存在,非有必要就讓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或頂多發言人行禮如儀再把「九二共識」念一遍,新任海基會董事長田弘茂受訪時,說張志軍不代表「中共高層」,此言大概與中南海也不視我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為「高層」一般,當兩岸關係進入視而不見的「境界」,高層低層還重要嗎?北京根本不必急著挖台灣邦交國的牆角,由得台灣自己不是憋死就是吵死,不論何者,都與中國無關。
從反迫遷到反生煤,一籌莫展
更值得蔡政府注意的是,但凡在馬政府八年,民進黨聲援或支持的社會運動,於政黨輪替後,並未消退,反而因為對民進黨執政的期待而有更高的要求,從九三到九一二,蔡政府可以視而不見,但是九二五可能要上陣的反迫遷遊行,蔡政府不論如何不能不正面對待,因為站上街頭的群眾,都是你們曾經允諾要給予正義者。蔡政府要如何解釋,南鐵東移的程序正義尚未得到具體回應,高雄果菜市場說拆就拆了?除了反迫遷團體,蔡政府又如何告訴環保團體,高雄市的都市計畫甚至動到黑面琵鷺濕地的頭上?
反迫遷之外,還有環團力主的禁燒生煤,除了火力發電廠還有石化廠,眼看著政黨輪替前,地方政府的允諾即將到期,蔡政府立刻面臨的是關廠還是展延?兩者都是巨大的難題,還沒一個萬全之策,環團已經在臉書號召抗議了。
蔡英文總統,面對這麼多大小且因素迥異的抗議,多半甚至非關統獨藍綠,還能說「沒事,不要上街頭」嗎?各部會若把抗議清單誠實無隱開給她,蔡英文大概要換個說詞,「有事,別急著上街,再給我們一點時間好嗎?」這還是眼前看得到,數得出來的,所有不相干的抗議,某種程度也環環相扣,當兩岸形勢愈沈悶而經濟發展愈被擠壓,民意只會愈焦慮,田弘茂說兩岸形勢不會更壞,他可能沒有想過「不會更壞卻更悶」的結果。
此刻的台灣,真要向民進黨痛恨的兩蔣取經了,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兩岸當然隔絕,國際空間壓縮,台灣只有自己,一句「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也走過來了;只是時代不同了,台灣進入沒有「變局」的「新莊敬自強時代」,得學會在悶經濟困社會的眾聲互罵喧囂中,自得其樂,「處罵不驚」,只是這個罵是自己人罵自己人,此刻的蔡政府或許恨不得北京重罵兩句,台灣還能團結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