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貿易戰美國逆差還是增加
再從一個更白話文的方式來看中美貿易逆差,其實,最大的贏家是美國人─中國人打拚賠上健康、環境生產出的東西,換回來一個叫「美元」的紙,如果不及時用掉,那天一貶值就變作虛功,倒是美國人享受到了產品的效益。
而中美逆差產品不是中國強塞貨給美國,而是美國有需求。所以加了中國的關稅、甚至乾脆全部禁止進口,還是沒用;因為美國國內對此貨品有需求,不從中國進口就會從其它國家進口,而且搞不好還要花更多錢買哩。打了1年多貿易戰,結果美國貿易逆差完全未改善,甚至對中國的逆差還增加(因為中國從美進口減更多)。
誰承擔關稅?美國進口商與消費者
另外川普還有2項錯得離譜的經濟觀念,1個是提高關稅是由中國支付,不影響美國人;因此川普既時常炫耀式的說他是「關稅人」、貿易戰很容易贏、美國政府增加好多稅收等。當時,所有經濟學家、甚至他的某些幕僚,都已告訴他:支付關稅的是美國公司與消費者,而且依照專家估計,美國消費者已經為此多支付70億美元以上。一直到最近,川普才很不甘願的稍微承認關稅對美國人有影響,只是他強調:這是對抗中國必要的代價。
另1個是川普時常掛在嘴邊的是中國搶了數百萬個美國人在製造業的工作。確實,美國從1979年製造業就業達到高峰之後,美國工廠已經失去超過700萬個工作機會,近10年來就失去500萬個;但要注意的是:這段時間美國工廠生產總值是成長了1倍。
製造業工作流失主因在自動化與機器人
川普說「我們已經不製造任何東西了」是完全錯誤,美國還是全球第2大的製造業國家,只是自動化與生產效率提升而減少用人。因此真正讓美國失去工廠工作的是自動化、是機器人。
根據美國波爾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中,僅約 13% 應歸咎貿易,高達 88% 係遭機器人、自動化搶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帝格勒茲就說,即使有製造業工廠回流,也會是自動化、用機器人,那些失去的工作機會不會再回來。
雖然有這麼多錯誤的觀念與說法,不過,「官大學問大」,更何況是總統說的,一般庶民好像不怎麼介意,這與台灣的情況相當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