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歲日本生物學權威大隅良典3日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在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表示:「做為一個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是我無上的光榮。」對於自己獲獎的「自噬作用」研究,大隅良典表示,人體會一直重複自動分解的過程和新陳代謝,在形成與分解間有著巧妙的平衡,「這就是生命。」
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2012年9月曾邀請大隅良典來台演講,題目是「酵母自噬作用的分子分割」(Molecular Dissection of Autophagy in Yeast)。特聘研究員陳瑞華回憶說,大隅良典對台灣和台灣的學者非常友善,他對茶道很有興趣,來台期間還特地到鶯歌參觀當地的瓷器產業。
大隅さんが受賞会見「ノーベル賞には格別の重さ」 #nhk_news https://t.co/EiHSOIYO7T
— NHKニュース (@nhk_news) 2016年10月3日
大隅良典以研究細胞「自噬作用」(autophagy)運作的機制獲得諾貝爾獎,得獎後不斷接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祝賀電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致電恭賀。
對於獲獎,大隅良典今天在橫濱市綠區的東京工業大學研究室對媒體表示:「像我這樣研究基礎生物學的人,能獲得諾貝爾獎的肯定,我感到很光榮。」他也鼓勵年輕人,「科學工作不一定都能成功,但勇於挑戰的精神很重要。」
安倍首相 大隅さんに電話で受賞を祝福 #nhk_news https://t.co/BJqmnU8HnQ
— NHKニュース (@nhk_news) 2016年10月3日
諾貝爾獎評審經常會將獎項頒給數十年前的發現,確保他們的研究能通過時間考驗。儘管細胞自噬作用的發現也超過50年,但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大隅良典以麵包酵母解析細胞自噬作用的過程才開啟人們對自噬作用的新思維。不過大隅良典那篇最關鍵的研究論文發表於1992年,也是近1/4個世紀之前的事了。
諾貝爾委員會秘書普爾曼(Thomas Perlmann)表示,大隅良典3日接到電話時似乎有點驚訝,「他的第一個反應是『啊!』,他非常開心。」
大隅良典1945年出生於福岡市,1988年在東京大學任教期間,他以顯微鏡發現酵母若缺乏養分,處於飢餓狀態時,細胞中的「液胞」就會出現小粒子累積的情況,這是由於酵母將細胞內的蛋白質運入液胞。於是他更加深入研究細胞自噬作用。
【New!】#オートファジー (#自食作用)とは? 大隅良典さんがノーベル賞に輝いた、生命を維持する重要な働き https://t.co/63F7vULv1y
— ハフィントンポスト日本版 (@HuffPostJapan) 2016年10月3日
大隅良典在1990年代初期,發現了14種即使飢餓狀態,也不會產生細胞自噬作用的酵母,透過與正常酵母相比,他釐清了引起細胞自噬作用的基因,並持續發現同樣的基因,成功解析自噬作用機制的全貌,後來許多細胞自噬作用的重要發現也都出自他的實驗室。
細胞内のたんぱく質を再利用するオートファジー現象、生理機能の研究進む-東工大・大隅良典栄誉教授「全容解明はまだ道半ば」 https://t.co/Ana3Q3OW9y pic.twitter.com/U6VwhPyhZc
— 日刊工業新聞電子版 BizLine (@Nikkan_BizLine) 2016年8月31日
大隅良典的研究結果是研究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和癌症治療及預防的基石。近年來他一直是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2012年獲得「京都獎」的基礎科學獎。京都獎由日本京瓷公司創始人稻盛和夫捐資設立,從1985年起每年頒發一次,有「日本的諾貝爾獎」之稱。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近年多半頒給2到3位得主,大隅良典是歷來第39位單人得主,也是繼去年獲獎的大村智後,第4位拿下醫學獎的日本科學家;他71歲的年紀,也遠高於歷來211位得主的平均年齡58歲,相當不容易。日本至今已出了25位諾貝爾獎得主,只有經濟學獎仍然從缺,成績傲人。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共有三位,分別為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愛爾蘭的坎貝爾(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Omura),表彰他們發現治療瘧疾的開創性療法和治療蛔蟲感染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