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為什麼和平獎得主的年齡層逐漸降低?卡爾斯特蘭說,這是因為和平獎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和平獎委員會想盡量跟上最新發展,他們不想為了確定某項和平措施是否會徹底成功或印尼的民主制度是否會持續,而一直等下去。」
最緩慢的革命:諾貝爾獎的性別平衡仍需努力
多年來,儘管科學與人道援助領域的工作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卻有一點不會很快改變:諾貝爾獎得主絕大多數都是男性。
由於科研人員數量大增,有成就的科學家需要等待多年才能獲獎,所以我們目前看到的諾貝爾獎得主性別比例反映的是數十年前的社會現實。
目前科學界仍由男性主導,但是隨著科學界日趨多元化,隨著諾貝爾獎排隊名單的陳年舊賬漸漸清空,諾貝爾獎得主的性別平衡最終可能成為現實。
諾貝爾博物館告訴我們,從來沒有證據顯示諾貝爾獎委員會有意忽視女性的工作成果。
但他們說,委員會確實有一次曾違反規章制度:1903年,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禮(Pierre Curie)與亨利.貝可勒爾(Henri Becquerel)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名,而前者的夫人瑪麗.居禮(Marie Curie,即居禮夫人)卻未獲提名,皮埃爾.居禮提出抗議,並表示將拒絕接受獎項,後來委員會以居禮夫人在1902年曾獲提名為由,破格將她定為候選人,她也因此成為第1位諾貝爾獎女性得主。
*本文原刊《BBC中文網》,原標題〈國際縱橫:諾獎得主為何越來越「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