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觀點:老兵不死,見證兩岸浪濤─古寧頭戰役七十週年

2019-10-02 05:50

? 人氣

古寧頭戰役共軍近乎全沒。油畫。

古寧頭戰役共軍近乎全沒。油畫。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凌晨,共軍登陸古寧頭,經過三天血戰,國軍完勝,撃潰登陸的近萬名共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各界對這場戰爭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此戰役守住了金門,更保衛了臺灣;更有人主張從此確立了兩岸分治,奠定了臺灣而後經濟繁榮的基礎。當然也有人認為只不過是國共兩黨內戰的延伸。

七十年後當年共軍集結的廈門,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功範例。國軍死守的金門純樸依舊,遺留下的軍事設施,已成為著名的戰地觀光景點。當年雙方激戰,彈痕累累的古樓,更成為兩岸遊客觀光的亮點。當年兩軍對峙的海域,已經成為金廈小三通航線,去年有超過190萬兩岸人民利用金門與福建的小三通航路,再創歷史新高。

位於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的「和平台海、繁榮永續」紀念碑。(顏麟宇攝)
位於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的「和平台海、繁榮永續」紀念碑。(顏麟宇攝)

兩岸風風雨雨歷經七十年,但經貿往來密切。去年雙邊貿易金額高達1935億美元,臺灣享有832億美元順差。臺商在大陸投資累計金額高達千億美元以上,不少企業把在臺灣建立的商業模式,擴大成功地複製到大陸。造就中國大陸的出口導向經濟成長,臺灣和大陸在全球供應鏈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過臺商主要是將中國大陸視為加工基地。但目前中國大陸生產成本上升,人力短缺、逐漸制定並落實勞工與環保法規,降低對出口產業優惠,轉而發展新興產業。在此騰籠換鳥的政策下,許多臺商出現瓶頸而無法順利轉型。

特別是在中國大陸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內需市場大幅開放,許多國際大企業進入,臺灣企業較不擅於行銷,也缺乏有力的品牌支撐,經營倍感吃力,許多臺商因而鎩羽而歸。

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展示的戰車。(顏麟宇攝)
金門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展示的戰車。(顏麟宇攝)

無論兩岸產業分工趨勢如何變化,都是以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為前提。事實上,兩岸經歷政治對立,外交對峙,國防對抗,官方往來忽冷忽熱,但經貿關係依舊密切。兩岸社會文化交流也未曾間斷,2018年兩岸人民往來達到905萬人次,其中臺灣人民赴大陸更突破600萬人次。另外臺灣目前更有超過34萬名大陸配偶,占婚姻移民近三分之二。兩岸和平得來不易,更應好好珍惜。

兩岸關係雖然起伏不定,惟一不變的是當年犠牲在古寧頭戰役的2千多名國軍,靜靜的長眠在太武山公墓70年。他們有些是歷經北伐、抗戰及戡亂,一生在戰爭中度過;有些是在兵馬倥傯的年代被抓伕充軍。更有許多人還沒有機會踏上臺灣,就已經先倒在金門。

大多數為國捐軀的將士並沒有成家,靠著戰友祭奠及國家祭典,來撫慰他們的英靈;然而隨著戰友凋零以及政治氛圍改變,這種場合也愈來愈少。

當年參戰約4萬名國軍,絶大多數早已殞落,健在者寥寥可數,都已是年愈九十,甚至已是百歲人瑞。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他們更不應該被忘記,向英雄致敬。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