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人才大軍來了!拒絕新加坡挖角,一個印度工程師:我的未來在台灣

2016-11-05 23:30

? 人氣

卡魯納(左1)發現台灣的好,20 個親友也被他說動,妹妹(圖中)、表弟、學弟陸續來念書及工作。(攝影楊文財)

卡魯納(左1)發現台灣的好,20 個親友也被他說動,妹妹(圖中)、表弟、學弟陸續來念書及工作。(攝影楊文財)

2010年,24歲的卡魯納(Karuna Nidhi)抵達台灣。當時的印度是全球軟體人才大國,但缺乏高科技硬體產業,沒有一家晶圓廠。想要進入半導體領域的卡魯納,很早就認識到台灣在全球科技業的重要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今,6年過去,包括卡魯納的表弟、么妹和朋友,竟已有20位印度親友被他說動來台念書、工作。他們不僅補充了台灣軟體人才缺口,也成為近年台灣產業第二波南向浪潮下,幫台灣開拓市場的外籍新兵。

來台灣「不只可念書,還有機會工作」

卡魯納是家裡的大哥,10幾人的大家族住在四層樓的透天別墅,家中兩名堂兄赴美念書,成為醫生和工程師,是印度經濟崛起中的中產家庭寫照。

他大學就讀韋斯科技大學(VTU)工程學院,是IBM印度公司前五大愛用的畢業生學校。成績優異的他,對台灣的台積電、世界先進等公司耳熟能詳,他深知印度半導體產業不發達,正在思考留學計畫,「你要不要去台灣試試看?」一名老師建議他。

他上網搜尋,發現亞洲大學半導體產研專班,不僅收印度、印尼學生,提供獎學金,畢業後也大多能留在台灣工作,該專班的實驗室主持人就是許健。「許健老師跟業界關係很好,這樣我不僅可以去念書,也有機會工作了。」

當同學都到歐美國家念書,儘管全家人反對,爸爸卻獨排眾議,原來15年前,爸爸曾因經商到台灣出差,只待了3天,就看見台灣的美。於是,卡魯納來到亞洲大學,開啟了在台的未知冒險。

許健觀察,近年台灣學生對工程領域的就讀意願下降,外籍生不僅彌補人才缺口,英文好、學習動機強的他們,也為業界注入新血。

「我把他們當自己小孩。」許健說。每當印度重要節慶來到,他二話不說讓卡魯納請假。「卡魯納也把我當爸爸,印度排燈節他做飯給我吃,還跟我行禮、拜拜。」

師生間的好交情,讓卡魯納忍不住推薦表弟艾倪來念書。不過一開始,艾倪因臨時要從一般簽證改辦學生簽證,須提出財力證明,但從印度匯款來台加上轉換美元等手續,得費時數日。他們找許健商量,許健一口答應借出10萬。

這件事對卡魯納和艾倪是場震撼教育,「我們來台灣是要學半導體知識,結果學到了人情味,心中充滿感恩。」卡魯納說。

領家鄉1.5倍薪 週末加班,比誰都拚

擔任世界先進顧問的許健,看準卡魯納研究能力強,引薦他到竹科的世界先進實習,畢業後順利獲得留任機會,是世界先進聘用的第一個印度工程師。對現年30歲的卡魯納而言,他圓了「台灣夢」,薪水是印度同類職務的1.5倍。表弟艾倪跟著他的腳步,畢業後也進入世界先進,目前該公司有四名印度工程師,成為台灣半導體業的新血。

世界先進元件工程處副處長林耿立觀察,卡魯納比台灣人還拚,不僅週末加班,為了測試機台,常常一早七點就到公司報到。

兩年前,新加坡的半導體公司格羅方德挖角卡魯納,他第一個反應是:「我們台積電是最大的,你們雖然是第二,但只有十五分之一!」他沒考慮就回絕,他說:「我的未來在台灣」。

當越來越多印度人來台灣,並選擇在台念書、就業,背後意義是:兩地人才交流大門已經開啟。目前在台就讀的南亞、東南亞籍大學生和研究生,人數5年增近3倍。一群來自擁有逾20億人口、全球最熱新興市場的外籍人才,陸續往台灣移動。他們眼中的台灣,充滿機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