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0月28日舉辦「台北沙龍」講座,由《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擔任主持人,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總編輯譚崇翰(Zoher Abdoolcarim)主講,以〈民主的危機〉為題,談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的崛起及遭選戰撕裂的美國社會在選後該何去何從。包括亞洲新興國家民主制度的倒退,難民危機使歐盟國家的右派興起,都讓原本的開放社會受到威脅。面對全球的民主危機,關心台灣民主的我們該如何思辨民主與自由的價值?
譚崇翰是出生在香港的印度裔人士,畢業於美國的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從2002年起擔任《時代》雜誌亞洲版資深編輯,2008年起擔任總編輯,長期關注亞洲民主,報導過亞洲諸多重大事件,包括菲律賓民主鬥士阿奎諾(Ninoy Aquino)遭刺殺、六四天安門、香港回歸中國、亞洲金融危機等。
譚崇翰首先談起自己曾碰到中國學生提問:民主適合亞洲嗎?適合中國嗎?他反問對方是否想要有上網自由、閱讀自由、觀影自由、遷徙自由、選擇學校的自由與權利、選擇工作的自由與權利、公平的律法、選擇能代表自己聲音的政府的權利?如果以上皆是,那麼民主就適合對方。
譚崇翰說自己對民主的定義是個人擁有選擇自己生活的自由、並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正如甘地說過,民主是讓弱者擁有與強者相同的機會。他認為民主是承認多元、尊重多元,而一個民主國家應有多元的人民、風俗習慣、想法,2008年非裔的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正象徵了美國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