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政府對彭斯挺台的回應十分謹慎,一如此前應對美國會的相挺,除了淡淡地「謝謝」,不太敢以此作為槓桿大做文章。因為台灣的最大利益,是在中美鬥而不破的陰影下悶聲發大財,被端到談判桌上亮相絕非好事。蔡英文即便不從台灣利益著想,也怕不利於她的外部局勢因此透明,影響她連任。
彭斯亮出台灣牌,而且連香港牌也一併舉起,形同將港台綁在美國戰艦的船頭示威,在最前線擋子彈。
美國這種做法,只會讓中國大陸對香港與台灣的問題轉趨積極,拔除肉中刺。
積極,意味著許多台灣未曾面臨的衝擊,即便軍事手段不談,光是經貿層面轉向對抗,就足堪為台灣的大災難。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台灣人民也得以藉此機緣,撥開政黨散佈的迷霧,面對真相,不如此,未來將難以承受意料之外的衝擊。
對台灣而言,中美對抗到底對自己是好或不好,答案有點弔詭,台灣人應該這麼看 —— 中美打得愈兇,所謂的「現狀」變動就愈大,因此對於希望「維持現狀」的人而言,不可能好。但對於希望改變現狀的人而言,則終於等到抉擇階段了。
彭斯的亮牌,無論意味著挺台或賣台,結果都是改變現狀,一切端視北京如何回應。
簡單說,既然被綁到船頭了,未來台灣就是直接面對風浪。說好是好,是不好也是不好,就看你怎麼調整心態而已。可以確定的是,心存「維持現狀」者,恐慌感必然最高。
順著以上的思路,如果你認為「維持現狀」最好,理應希望中美休兵,也理應以選票敦促執政者改善兩岸關係。
高調抗中,只會導向「愈獨愈統」,道理就在這裡。為什麼蔡英文走「低調抗中」路線,人民也就看得懂了。
問題是,美國的全面反中,已讓台灣低調不起來。那麼,彭斯的挺台態度,邏輯上就是「愈挺台,愈賣台」,台灣就是在此悖論下討生活,夠聰明,就能理解,不夠聰明,大可繼續高調抗中。
民意中的怨婦心態
蔡英文民調支持度幾個月來的水漲船高,外界皆解讀為人民的恐懼感發酵,但這恐懼感應該解讀為「抗中」嗎?讓我們看看另一種民調怎麼說。
根據遠見雜誌最新的調查,91.6%的人民認為總統需要具備的特質是「促進經濟發展」,64.7%認為是「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看起來,人民多數希望兩岸關係向好,並專注於經濟發展。然而論其人民是否把大陸當敵人,比例為19.5%,是十年前的四倍。
既希望兩岸和平,又把對岸當敵人,對比彭斯這兩年對中國嗆聲的基調變化,浮現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態 —— 想對抗中國,但又只能選擇與中國好。這道詭異的「風景線」,說穿了,就是實力與願望悖離下的怨婦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