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馬習會」默認了「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嗎?

2016-11-11 07:10

? 人氣

馬習會於2015年11月7日登場,兩岸領導人馬英九、習近平歷史性的握手,如今屆滿一年。(顏麟宇攝)

馬習會於2015年11月7日登場,兩岸領導人馬英九、習近平歷史性的握手,如今屆滿一年。(顏麟宇攝)

2016年11月7日「馬習會」屆滿週年,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都低調處理。中國僅由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接見中華民國前副總統蕭萬長時提及「一年前舉辦的習馬會,在新加坡的兩岸領導人峰會在堅持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基礎上,形成了很多共識。」「馬習會」另一主角馬英九,則於同日透過其臉書提及去年11月於新加坡「帶著馬祖老酒與習近平先生一同品嘗,而馬祖老酒也在『馬習會』後爆紅,目前仍供不應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上周末馬英九受邀參加第二屆馬祖國際馬拉松,也提及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時,帶去的馬祖老酒,在「馬習會」後爆紅,目前仍供不應求。(取自馬英九臉書粉絲團)
上周末馬英九受邀參加第二屆馬祖國際馬拉松,也提及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時,帶去的馬祖老酒,在「馬習會」後爆紅,目前仍供不應求。(取自馬英九臉書粉絲團)

「馬習會」是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面。這是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為達成實質對等與尊嚴,雙方在會面時不用各自的正式官方頭銜,而是以「臺灣領導人」與「大陸領導人」的身分見面,並以「先生」互稱。中國國臺辦指出「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排。」可是,事實勝於雄辯,「馬習會」通過兩國元首的行為,默認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馬英九總統13日下午舉行中外記者會,說明馬習會成果。(顏麟宇攝)
馬英九列舉馬習會的特色和歷史意涵:一、這是兩岸領導人第一次會面,是歷史性里程碑,有助於改善兩岸關係;二、兩岸領導人選擇第三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顯示雙方關係逐漸成熟;三、雙方會面不使用兩岸正式名稱,也不互稱頭銜,以台灣領導人和大陸領導人身分互動,「不用原本頭銜,互稱先生,達成實質的對等尊嚴,也體現了彈性務實」;四、不簽訂協議,也不發表公報,而是就達成一致意見的內容各自發佈新聞稿,降低複雜性;五、此次會面對於國家需要、人民支持、國會監督等要求,「我們自認都可以做到」。(顏麟宇攝)

首先,「馬習會」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元首間的正式會晤。不管他們如何互稱對方,馬英久的唯一正式身份是中華民國總統,他當時並不是國民黨主席,也不是臺灣省省長,而習近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國際法公認,國家元首間的正式會晤是「國與國關係」的最高形式。

其次,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毛治國、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等,在會後都認為「馬習會」「彰顯中華民國主權」,促使習近平「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果真如此的話,一個互相「彰顯主權」的峰會至少默認了雙方關係是「國與國關係」,因為只有國與國之間互動才必須「彰顯主權」。

再者,「馬習會」事前磋商會議時,雙方也相互提醒要告知美國政府,結果雙方各自在2015年11月2日通知美國。中華民國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是在11月3日晚間11時40分首度證實將舉行「馬習會」。11月4日上午7時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才宣布兩岸領導人將於7日會面。習近平會見香港特區首長前會告知美國嗎?當然不會。那麼,為什麼在舉行「馬習會」前,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同時先報告美國,然後再報告本國國民呢?很顯然的,雙方都認同兩岸關係實質是一種國際關係,對此重大突破有必要先向第三國美國通報。

最後,「馬習會」象徵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關係的「特殊性」,因為「馬習會」是在新加坡政府的協助下,於第三國新加坡舉行的。如果雙方關係不特殊,兩國元首間的正式會晤就不會專門去第三國舉行了。

62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在澎湖回應馬習會。(民進黨中央提供).JPG
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在澎湖回應馬習會。馬習會若能真正做到「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前提」這三個原則國人的疑慮便會降低。(民進黨中央提供)

「馬習會」在新加坡牽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動邀約之下,於2015年11月7日下午在新加坡舉行。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當時提出「對等尊嚴」、「公開透明」、「不涉及政治前提」三點原則,她表示若當選總統,在此三原則下,不排除跟習近平見面。事實上,「馬習會」作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默認了兩岸間「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它已經在國際關係史上創立了先例。臺灣的媒體對「馬習會」的國際法意義沒有能給於充份認識和評價,很可惜。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