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誠觀點:台大風險中心對能源的誤解及誤導

2019-11-01 06:30

? 人氣

三、台灣再生能源占比太少,低於全球平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全球再生能源占比最大的是水力發電,台灣因地理條件,開發水電有其限制,所以水電占比遠低於全球平均,再生能源占比低於全球平均是地理條件使然。

四、舉出許多再生能源占比高的國家,認為台灣應以其為榜樣

如上段所述,再生能源占比高的國家多為水力發電占比高的國家。但發展不穩定之風力及太陽能台灣有一極大劣勢,就是台灣為獨立電網,歐洲不穩定再生能源占比高的國家其電網均與鄰國相連,可相互支援。日韓等不穏定再生能源占比低也因其為獨立電網之故。周教授圖表中國家刪去水力發電占比高及非獨立電網國家後可能掛零。

五、全球近年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成長快速,台灣應急起直追

台灣因為多雨,每年太陽光電發電時數只有美國的一半。全球風力發電95%是陸域風電,台灣面積太小,陸域風電發展受限,反而大力推動發電成本是陸域風電一倍的離岸風電。以地理條件而言,台灣根本不合適發展光電及風電。

六、英國近年燃煤占比大幅減少,台灣也應減煤

不但英國煤電占比近五年由30%降到5%,美國煤電也由2014年的40%降為2018年的25%,但兩國煤電占比大降的真正原因是近年天然氣價格大跌,煤電為氣電所取代。美國固然有有新開發成功,成本極為低廉的頁岩氣,英國也有北海油田,天氣氣也是國産。在自産天然氣國家,氣電成本已低於煤電成本,這是這些國家以氣電取代煤電的真正原因。台灣進口的液化天然氣成本為英美管線天然氣的數倍,氣電成本遠高於煤電,應該增加氣電以取代煤電嗎?以日本為例,在福島核災後,日本大量進口液化天然氣增加燃氣發電,造成嚴重貿易赤字,日本政府規劃2015-2030年間增加45座大型燃煤機組以降低氣電占比,日本推動的是增加煤電以取代氣電的政策。

七、台灣碳排太多,將受國際制裁

此種論點也流行了十年,十年前環保人士就恐嚇民眾全球將推動碳關稅,不利台灣外銷,當時個人就指出可能性極低。2012年歐盟試圖推出航空碳稅,但在全球罷飛的情勢下也只能灰頭土臉的悄悄收場。民眾應正確認識全球現實,不要輕易為環保份子所矇騙誤導。

八、警告全球暖化之威脅台灣應積極應對

全球暖化問題台灣當然應積極面對,但核能正是台灣減碳最重要的手段,現有核電廠每年可發400億度無碳電力,核四廠每年可發200億度無碳電力,周教授大力鼓吹減碳卻又反核,為蔡政府廢核但增加綠電及氣電,每年將增加2500億元發電成本的能源轉型政策背書,個人實在看不出高明何在。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陳耀宗攝)
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資料照,陳耀宗攝)

周教授發言表面上看來言之有理,自成體系,台下聽眾點頭如搗蒜者不在少數。但仔細檢視可發現全部論點都有很大討論的空間,有許多論述根本就是對能源的誤解,詳細比對更可發現周教授論述完全符合蔡政府媚俗的能源思想。能源是何等重要的國家大事,世界各國無不戰戰兢兢的製定攸關國家安危的能源政策。如果能源政策的制定是基於沒有實務經驗的誤解,將置國家於極大的風險,奉勸風險中心對非本身專長的領域放言高論應小心謹慎。

周教授感嘆台灣民眾能源知識不足,其實能源知識不足的豈只是一般民眾。

*作者為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立誠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