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堅持不了了,我先走了!」今年的情人節剛過,21歲的中國學生李凡在自己的個人微博上留下一行話後服藥自殺,他很快便失去了意識。
在南京的一所大學讀大二的他,本身便患有憂鬱症。在欠了幾筆網路貸款和感情上也遇到問題後,他開始休學在家,暗自決定輕生。
儘管這個決定他此前並未和其他人說過,但8000多公里外的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一個代號為「樹洞機器人002號」的程序在一台電腦中啟動,很快便偵探到了李凡的帖子。
一場圍繞他的救援行動就此展開,幾名來自中國各地的志願者們在網路上搭建了一個救援小組。在發現李凡可能已陷入昏迷後,志願者們聯繫了警方,他最終被成功救下,送到醫院。
李凡的故事看起來驚心動魄,但卻只是這個名為「樹洞救援隊」的網路組織的日常。這是一個由近600名來自中國各個地方志願者組成的龐大網路。它的創立者是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人工智慧學者黃智生。
在過去近一年半的時間裏,樹洞救援隊通過黃教授所研發的機器人程式與其他志願者進行配合,累計阻止了近千次自殺行為。去除一些重覆的案例,救回的輕生者數量逾700人。
「每周都能救十個」
「我覺得不能再猶豫了,晚一天,就是多少條生命,」在北京東郊的一家酒店內,臨時前往中國參加會議的華裔教授黃智生對BBC記者說道,「現在每周都能救十個人左右。」
在荷蘭從事人工智慧研究多年的他表示,創立樹洞救援隊的最初想法來源於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都有憂鬱傾向。他因此在2018年創建了一個程序,尋找公開的社交媒體上那些心理需要幫助的人。
他的工作很快獲得了好友和同行的支持,幾十名醫學和人工智慧學者成為了第一批救援隊員。他們根據機器尋找到的帳號目標,進一步實施救援。
他們的第一次營救行動是在2018年4月29日。當時,一名22歲的女大學生發微博說,她計劃5月1日自殺,成員們立刻行動起來。在中國科學院研究數位城市的研究員彭玲便是其中之一。
彭玲對BBC說,大家通過這個名叫陶悅的女孩的其他博文獲得線索。在一條微博中,陶悅說,「男孩子跟我在一起也只是想玩一玩……我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救援隊員迅速判斷女生可能遇到了情感問題。
而在更早的一條微博中,隊員們則找到女生前男友的聯繫方式,通過他獲得陶悅的手機並通知了學校。
「我在睡覺前嘗試性地給她發了一條短信,和她說生活不順心很正常,我可以接她來北京玩,」彭玲說。「本來沒指望她回覆的,但後來加了我的微信,逐漸冷靜下來。後來,每天早中晚我都要問她吃沒吃飯,每周我們還通過網購給她送一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