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份聯合國的研究報告,引起國內矚目。這份研究報告分析中美兩國因貿易戰造成的損失,同時提到台灣成為貿易戰最大的受益者─台灣社會最重視、同時也為此最高興的當然是後者。不過,這種說法恐怕未必真確,有不少討論空間。
只著眼貿易移轉,台灣出口仍處衰退
根據這份報告的說法,今年上半年因中美貿易戰,導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減少超過4分之1,價值350億美元。350億美元中的210億被台灣、墨西哥、歐盟、越南和其他國家的出口所替代;報告認為台灣是貿易轉移的「最大受益者」,因為今年上半年對美出口就增加42億美元,其它國家如墨西哥對美出口增加35億、歐盟增27億美元。
看數據說法,似乎台灣確定是最大的受益者;不過,這個說法過於片面,幾乎等於只看對美出口增加的「貿易移轉」數字,而且是絕對數字而非增加比例,卻未看到在其它方面減少的數字;甚至如果要更全面觀照,除了出口外,投資的變化亦必須考量。
雖然台灣對美出口增加多,但上周財政部公布10月的進出口統計,結果比去年同月衰退1.5%,連續兩個月負成長,預估今年全年的出口應該是負成長。這種表現,說是「貿易戰最大的受益者」,似乎有點不真確。因為台灣對美出口在受惠於貿易戰帶來的「轉單效應」「貿易轉移」的同時,也因中國經濟放緩、進口減少而受害,讓台灣對中國的出口幾乎是「月月長紅」的衰退,幅度大致在5-10之間。
美國增中國減,難以補償損失
問題是,中國市場占台灣出口的41.2%,美國市場占11.8%(去年的數據);對美出口那端的亮麗成長,不足以補償出口中國的衰退,一正一負算帳後,其實還是衰退、或接近零成長。
過去存在的「美中台三角貿易」,除了表面的「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美國」型式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台商在大陸的投資設廠,向台灣購買機具生產設備與半成品。
這波貿易戰固然使電子產業對美出口大增,是當然的受惠產業,但同時也讓台灣的工具機、機械產業變成「艱困產業」,出口衰退到甚至要政府協助度過難關。因此,此報告從出口的「貿易轉移」就得出「台灣是最大受益者」的結論,不論從整體出口數字,或是個別產業看,是有商榷餘地。
即使拿國際比較,相較那些同樣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亞洲國家,台灣也難稱最大受益者。如果單比四小龍,星、港是全球貿易轉運港,貿易戰讓貿易量受衝擊,當然會受影響,香港更因反送終事件讓經濟下滑;韓國也因中國經濟放緩、電子業碰上逆流及內部因素等問題,導致出口與經濟走緩。
因此,同樣出口衰退,台灣幅度最小,港連續10個月出口衰退,韓國衰退幅度接近二位數;甚至以實質出口看,台灣還是唯一正成長國家。以經濟成長率而言,星、港已跌入衰退或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