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專文: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2019-11-16 06:20

? 人氣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取自維基百科)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取自維基百科)

有的人每隔幾年就要讀一遍康德的三大《批判》,是想跟著他細密曲折的思路走一遍,像磨透鏡一樣。王國維可能是近代中國最早深入琢磨三大《批判》的人,到了後來,當他放棄哲學(他說哲學是「可信者不可愛,可愛者不可信」)之後,我們仍然可以在他的經史著作中看到康德思路的影子。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讀馬克思的小冊子《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馬克思形容這本書是在分析「為什麼一個有三千六百萬人的民族竟會被三個衣冠楚楚的騙子〔包括路易.拿破崙 Louis-Napoleon Bonaparte〕偷襲而毫無抵抗地做了俘虜」),李維-史陀大概是要一次又一次親近那種從四面八方、一層又一層地解剖一八五一年十二月二日路易.拿破崙政變事件的銳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這一次有關經典的演講中,我所選的兩本書之一是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書中的部份內容在晚清以前是非常前衛、非常鋒利的,但是到今天恐怕早已成了芻狗,但是這本小冊子在歷史上曾經發揮無比的影響力,使它自然具有相當的分量,書中所提出的若干議題:君臣的角色、君臣的關係、讀書人在政治中的角色、輿論的問題、物質力量的配置應集中在中央或分散在各地等等一連串問題,現在看來仍有一定的新鮮感。即使其內容已經過時,身為讀者,我們仍想深入歷史脈絡,了解作者為什麼那樣說。古人說「誤書思之,亦有一適」,設身處地深入了解經典的每一部份,正是一種磨礪自己的工夫。

最近我偶然讀到一封前人的信,信中說日本的山本玄絳禪師在龍澤寺講經,說:「一切諸經,皆不過是敲門磚,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的人來,此人即是你自己。」

這段話可以有非常多面的解釋。我則想藉它來說明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讀者的角色與經典一樣重要。閱讀古往今來的經典,除了應當虔敬地學習它的道理、它的論題、它的詞采外,還要進行一種密切的對話。對話的對象可以是永恆的真理,也可能是其他的東西。無論如何,在與經典密切對話的過程中,讀者不斷地「生發」出對自己所關懷的問題具有新意義的東西來。經典之所以歷久不衰,往往是提供了對話與創造的豐富資源。閱讀經典一方面是要「照著講」,同時也要「接著講」(馮友蘭)。不管「照著講」或「接著講」,最後「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的人來,此人即是你自己」。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書封(允晨文化提供)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書封(允晨文化提供)

*作者為歷史學家,中研院院士,2005年獲選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副院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天才為何成群地來》(允晨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