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是由美國知名的猶太裔導演史蒂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1946~)執導,故事的原型則來自澳洲作家湯瑪斯・肯尼利(Thomas Keneally,1935~)的著名小說《辛德勒方舟(再版後改名為──辛德勒的名單)》。這部如史詩般的影片,在1994年舉行的第六十六屆奧斯卡獎(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中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原著音樂】等7項大獎。《辛德勒的名單》是敘述出身德國納粹黨的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197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了至少1,200名猶太人免於被納粹屠殺的真實歷史故事。
日耳曼文化當中的排猶傳統
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歐洲人對猶太人的排斥可說是歷史悠久(註一),尤其在德語系國家,「反猶太主義」早已在其文化中扎了根。新教改革之父馬丁・路德(1483~1546)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1517年,馬丁・路德在西歐掀起宗教改革(Reformation)運動,之後就將基督教信仰一分為二,一是一般華人世界俗稱的「天主教(Catholic Church)」、另一則是「基督新教」(Protestant Church,或稱為「改革宗」)。其實馬丁・路德早期是同情猶太人的,他不但在情感上認同由他所鄙視為魔鬼的羅馬天主教會加諸於猶太人身上的痛苦,還不斷的提醒德國人(當時為神聖羅馬帝國)說,耶穌就是猶太人。但在他經過與天主教會的漫長改革爭鬥後,卻將自己的怒氣發洩到無辜的猶太人身上,猶太人成了他口中的「陰險寄生蟲」(註二)。
而德國近代古典哲學創始人──康德(1724~1804)也曾經透過「剝奪了所有法律和禮儀的純道德宗教」中的一段對話,來倡導「猶太人安樂死」。繼承康德「唯心主義思想」、有「德國國家主義」之父稱號的費希特(1762~1814),不但是第一個否認耶穌為猶太人的德國學者,更認為猶太人如「附生在健康樹上的寄生蟲,吸取其養分,直至大樹枯死」、「即使改教(棄猶太教改信天主教),猶太人仍非德國人」。而有「現代種族主義之父」──哥畢諾(Comte Joseph Arthur de Gobineau,1816~1882)在其著作──《人類種族不平等論》中,更大力吹捧──阿利安人的優秀,尤其強調──阿利安人佔有種族優越之地位,必須保持血統之純淨,否則極易腐化(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