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1949年短暫擔任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的張發奎將軍(1896~1980)在他的回憶錄──《蔣介石與我:張發奎上將回憶錄》中指出,1937年(民國26年)7月底的某日下午,他奉令與何應欽、顧祝同、張治中、陳誠、徐永昌等高階將領到南京的蔣中正官邸餐敘……在飯桌上,蔣中正詢問大家對日本的看法。結論是,既然我們已決心抵抗,我們必須積極主動在上海開闢第二戰場……發動進攻把侵華日軍分割開來;其次,鑒於上海是國際政治、經濟中心,一旦爆發戰事就會招來國際干預……從戰略上來看,黃河流域的大平原易攻難守,而布滿河流、湖泊、小溪的上海地區是易守難攻的。再者,黃河流域通過兩條老舊的鐵路──平漢線與津浦線;而上海地區布滿了公路網及幾條鐵路,最著名的是滬寧路與滬杭路。(註一)縱橫交錯的公路及鐵路網非常有利於物資(與軍隊)運輸(註二)。
一,先看蔣百里將軍在抗戰爆發之前的戰略規劃
中日戰爭前夕,蔣百里先生曾去日考察一回,並會晤士官學校同學──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等人,知道中日關係不能再拖下去了。回國後,蔣百里便著手擬定各種國防建議計畫,供國民政府參考。他從地理及民族性看,強調湖南乃是中國的心臟,中國的烏克蘭;一但戰事爆發,沿海一帶首遭蹂躪,工業計劃應著眼於山岳地帶,而便利防空及軍事守險,應以南嶽為工業重心……中日戰爭發生,大本營應設在芷江、洪江一帶,那一區有森林,有礦產,又有沅江流貫期間,乃是天然的國防地帶。(空軍基地設在昆明)。(註四)
二,蔣百里將軍之《機動兵團之組織》理論
因火力及機械之發達進步,軍隊之機動性及攻擊之威力大增。過去亘長久時之陣地戰已不能重建於今日,而東亞地域遼闊,尤無陣地戰發生之可能。大機動性部隊在運動戰中因自轉車(自行車)裝甲汽車及各種戰車之發達而益增高其價值。我國西北高原漠南四省及東北及冀魯平原,的是遼闊,運動容易,乘馬兵腳踏車隊機踏車隊汽車化及裝甲化部隊,到處可自由運動,需要此種大機動性部隊遠較任何國家為尤急。我國過去內戰多南方山地及水田地帶,故不覺得機動部隊之需要,他方面此種人才奇缺,致形成目前極端落後之現象……大機動部隊宜於北方平易地形,不能使用於南方山地及水田地帶。(註五)
三,蔣百里將軍的持久戰理論
蔣百里的持久戰思想對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有重要影響,成為中國對日作戰的中心思想。1932年11月17日,蔣中正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就提出:「強國之國防重邊疆,取攻勢;弱國之國防重核心,取守勢」,「戰時以努力經營長江流域,掌握隴海鐵路為第一要旨。」1935年他又採納了蔣百里的「三陽(即洛陽、襄陽、衡陽)」決戰思想,贊成蔣百里的關於國防中心區建設的看法,決定未來的對日戰略應將主要陣地放在長江以南與平漢鐵路以西地區,以洛陽、襄陽、荊州、宜昌、常德作為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最後陣地。國民政府軍委會制定的1936年《國防計畫大綱草案》按照蔣中正的要求,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將其確定下來,作為中國政府抗日戰爭的中心戰略。(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