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當時停泊於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被擊沉戰鬥艦6艘、驅逐艦3艘,小型船艦4艘,而另有3艘輕巡洋艦和1艘水上飛機救護見受到重傷。被擊毀各式戰機188架,擊傷63架,人員死傷超過3,500人(2,403人陣亡,1,178人受傷)。日軍僅損失了29架飛機,陣亡人數不到100人。另5艘袖珍潛艇(即乘坐兩人之「甲標的」微型潛水艇)被擊沉,還有一艘因為擱淺而1人被美軍俘虜,共9人陣亡。不過有三艘隸屬於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薩拉托加」、「列克星敦」與「企業」號──卻因為不在珍珠港,而躲過了被偷襲的命運。其中「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USS Saratoga CV-3)早在1941年1月就駛入位於華盛頓州的布雷莫頓(Bremerton,WA)的海軍船廠進行升級改造,整個修復升級作業直到11月底才完成,隨後在12月7日駛往聖地牙哥港,接收艦上的航空隊回歸,然後才返回珍珠港。而「列克星敦」號航空母艦(Lexington class aircraft carrier CV-2)與「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 CV-6)在珍珠港事件發生時,正奉命前往歐胡島(Oahu,面積雖在整個夏威夷群島中排名第三,卻因為發展最早與位置最佳而成為夏威夷最繁華的中心,這裡聚集了夏威夷超過7成以上的人口)西南守備,直到12月13日才返回珍珠港。其實美軍當時只有5艘航空母艦,另兩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USS Yorktown CV-5)當時主要負責大西洋之防衛作戰,而大黃蜂號(USS Hornet CV-8)正停泊於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內。也就是說,日本雖然成功偷襲珍珠港,但卻未能破壞任何一艘美軍航空母艦。(註一)另外,日本不太重視美國潛艦、船舶修理廠及儲油槽的重要性,當時負責帶隊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南雲忠一認為,等到擊沉戰艦、航空母艦及巡洋艦之後,以第三波來攻擊這些設備即可。但後來南雲因得知未重創美軍,擔心來自陸上及航空母艦上大批飛機的空中攻擊而遭致無法承受之損失,因此取消了第三波攻勢……這些攸關美國艦隊是否能迅速恢復戰力的武器、設施與補給因此逃過一劫,使美軍復仇之日能加速到來。(註二)
先從日本的外交密碼談起
明在《20世紀密碼戰~隱秘戰場的殊死博殺》中指出──其實在珍珠港遭偷襲之前,美國就已經將日本視為太平洋地區的主要假想敵,因此有美國黑室(Black Chamber,美國破譯密碼的單位)之稱的「軍情八處(MI-8,之後升級改制為美國國家安全局)」和陸軍(信號)情報局,很早就已經鎖定日本外交密碼為其主要破譯的目標,這是因為當時美日尚未宣戰,在和平時期,軍事密碼相對使用量較少,而且重要的軍事機密文件並不會用無線電而是透過專人遞送,況且雙方若真的開戰,軍事密碼絕對是第一個被更換的密碼;相反的外交密碼是本土和駐外使館聯繫的主要工具,很多重大國際政治問題的決策、應對都會通過外交密碼發送,是戰前窺探對方的重要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