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美國本土地面部隊:970人(均受過跳傘訓練)。
(3)南太平洋司令部:674人(均為參與過瓜達康納爾島和所羅門群島戰役的老兵)。
(4)西南太平洋司令部:274人(均由麥克阿瑟將軍直接挑選有叢林作戰經驗的官兵)。
(5)加上CBI(中緬印戰區)支援人員(航空聯絡組和通信人員)。
全隊總計2,997人(註一)。
之後美軍將他們編成3個營、6個戰鬥小隊(每個戰鬥小隊平均440人,以紅、白、藍、綠、橙及卡基為隊色),其中有247人被編為支隊指揮部人員。同時為收集當地日軍情報,每一個營中都配備了兩名通曉日語的第二代日裔美國士兵。這支部隊由畢業於西點軍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和麻省理工學院(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軍事工程學系、且精通日語的法蘭克․麥瑞爾准將(Brig.Gen.Frank D.Merrill,1903~1955)指揮,因此被暱稱「麥瑞爾突擊隊或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簡稱「麥支隊Mer」),組成之初其部隊在美軍的正式番號是第5307臨時混合支隊(The 5307th Composite(Provisional)Unit,第5307暫編團),代號「格拉海德」(Galahad),直屬於馬歇爾將軍,之後再應史迪威將軍的要求而轉入其麾下。
日軍在緬北最大的防禦基地——密支那~麥瑞爾突擊隊在緬甸參與最後的戰役
麥瑞爾突擊隊在緬北戰場最艱苦的戰鬥、也是最後一場戰鬥是參與緬北的戰略要地密支那(Myitkyina)的之爭奪戰。密支那位於伊洛瓦底江(上游分兩支,東支稱恩梅開江/NmaiHka,起源於大陸西藏察隅)西岸。往北通孫布拉蚌(Sumpura Bum),南可接八莫(Bhamo)至臘戍,西至孟拱(Mogaung)經卡盟可達胡康河谷,而與中印公路銜接,東經昔董(Sadung或Sadon,位於緬北克欽邦)通騰衝,兩地僅有一山之隔。其西北即聞名的庫芒山脈,將密支那地區與孟拱河谷間斷,形成最大的天然屏障。山中無道可尋,即有亦屬羊腸小徑,草莽叢生,步履艱難,實為防禦之有利地形(註二)。由於密支那為緬北的水陸交通樞紐,與孟拱、加邁,同為緬北戰略重鎮,因此在城北與城西都建有飛機場(北機場與西機場)。
日軍在緬北的駐軍有第18師團、獨立第24旅團、第53、56師團一部,共約6萬多人,主要兵力就分駐在密支那、孟拱、加邁等戰略要地,構成犄角陣勢,易守難攻。當時負責密支那守備任務的為丸山房安大佐所轄的第114聯隊(即丸山守備隊,日軍的聯隊相當於舊制陸軍之團級單位)。早期第18師團的作戰物資主要儲存於孟拱地區,但其中重要之一部份分置於密支那。因糧秣、彈藥倉庫仍在密支那,故在胡康作戰期間,第114聯隊還負有把密支那軍需品運送至孟拱的任務。但是在1944年3月上旬由奧德․溫蓋特勛爵所轄之欽迪特支隊空降緬北,密支那鐵路在莫罕附近被切斷後,對第18師團的補給路線改為經密支那,即供應胡康河谷的軍需品,需先經八莫運往密支那,再由密支那改裝火車運往孟拱。(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