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判太輕、水公司老派?老中青公務員掀科技革新:AI法官、大數據抓漏水,死板公務機關活過來!

2019-12-04 12:40

? 人氣

司法院訓練AI法官,就是要讓民眾懂判案「行情」,同時讓法官不再只靠心證判案。(攝影者.郭涵羚)

司法院訓練AI法官,就是要讓民眾懂判案「行情」,同時讓法官不再只靠心證判案。(攝影者.郭涵羚)

提到公務機關,你會想到什麼詞彙?僵固、保守、被動⋯⋯?
但,以下兩個部門,可能刷新你對公務員的想像。他們不只有熱情,還把AI、大數據、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等詞當工作關鍵字,用創新科技來聰明做事,甚至,拉近公務機關與人民的距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台水公司》省9成時間
從老師傅抓漏進化大數據

故事,從「抓漏」說起。

你恐怕很難想像,全台六萬公里長的水管管線,一年漏水量達2.5個石門水庫,過去僅靠67位「抓漏師」,徒步拿著類似「聽診器」的器具,在水管線上敲敲打打,抓出漏水部位。繞完全程,至少要花1年半。

不可思議嗎?但這套運作模式,台灣自來水公司(以下簡稱台水)維持至少40年之久。其實,台水公司大部分管線在裝設之初,就設有水壓、流量監測器,雖可蒐集龐大數據,但一開始僅用來調配供水,實際抓漏或管線維修,仍仰賴人工判斷與老師傅多年經驗。

直至2017年,台水公司組成大數據團隊抓漏,才有所突破。

這團隊由資訊處副處長吳界明領軍,集結了公司內有資工背景的年輕工程師,加上退休總工程師羅健成,老中青三代,埋頭9個多月,運用AI與機器學習技術,研發出一套可比過去節省逾九成時間、將抓漏範圍精準對焦到僅原本抓漏系統範圍的2%。台水以此系統,在去年代表台灣參加紐西蘭政府舉辦的黑客松競賽,與國際分享成果。

「你說羅顧問幹嘛不好好休息?還跟著我們一起操煩(台語,指煩惱)?有時候討論到半夜,知道結果就快出來時,那是真的很興奮,完全不會累!」吳界明說,分散各部門的團隊成員,多是利用下班時間討論。

公營事業求變有難度
高層力挺,百個小區都試行

但,新系統試行時,因台水員工多年慣常的工作習慣,突然之間被改變,「抗拒心理一定都有的⋯⋯。」羅健成說。

「有人說系統通報警示太頻繁,或是說人力不足、沒法查漏,」吳界明說。抓漏精準度提高,雖能大大降低查漏、修漏人員的作業時間,但要在公營事業求新求變,並非人人歡迎。

所幸,台水高層如前董事長郭俊銘等人力挺,扮演了推波助瀾的功能。「上面重視,下面就會重視,」吳界明說,公司高層定期召開會議,號召課長級以上主管出席,緊盯進度,鼓勵大家嘗試,才促使系統試點從一開始僅個位數,成長到如今150多個小區。

隨著使用口碑在內部擴散,其他部門如會計處、營運處,開始主動跟團隊接洽,討論如何將大數據應用在調配人力、會計制度、預測客服高峰期等業務上。

團隊的下個計畫,是希望能串聯如土壤、地質、雨量氣候等外部資料庫數據,判斷並提前預警哪些水管需要修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