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判太輕、水公司老派?老中青公務員掀科技革新:AI法官、大數據抓漏水,死板公務機關活過來!

2019-12-04 12:40

? 人氣

司法院》判決書變白話
酒駕輕判?系統教你看

有變革發動者當觸媒,轉動了年近半百的老國營公司。同樣的情景,發生在向來給人嚴肅、不易親近的司法院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司法值得信賴嗎?相較美國民眾對司法權的信賴度高達七成,台灣司法院今年7月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國內僅4成民眾相信法官會公平公正審理。其實近10年間,台灣民眾對司法信賴度始終維持在這樣的「低檔」。

因為,司法與人民的距離太遠。你可能也有類似經驗:判決書上寫的明明都是中文,但讀來卻如「有字天書」。

「有時候可能(長達)3、5頁,才只是第一段⋯⋯,用字又艱澀。我們的判決書,都是寫給上級審(法官)看的,不是給民眾看的,」不只一般人,台北地方法院法官林孟皇也感嘆,司法高牆,有時是法律人自己「築」出來的,「有時法官為展現專業而寫的裁判書字眼,根本不是現代人日常生活會用的。」

曾有20多年法官經歷的司法院資訊處長王金龍同樣有感,「人做一份工作久了,就會從本位主義角度出發,但司法應該要親民,也該透明。」

為了扭轉此況,王金龍與同事在今年7月,用科技打造了「裁判易讀小幫手」系統,讓一般人閱讀判決書時,就像在看維基百科;只要將滑鼠游標移動到專業名詞上,就會自動跳出白話文解釋。

甚至,他們訓練AI「當法官」。例如發生酒駕案,可在司法院系統「一鍵按下」後,系統會根據過去判決書中的各種酒駕量刑因子,跑出該案的可能刑期,準確度高達八五%。這讓不懂法律的一般民眾,也能懂得判刑「行情」,同時,讓判案法官不至於做出離譜的判決。

兩套系統,讓司法院在今年總統盃黑客松競賽中,從132個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優秀前5強。

教AI當法律專家不簡單
Line狂響,討論時間無上限

「要用AI量刑,真的有難度,國外也很少這種應用,」曾在美國AI公司擔任AI訓練師的邱國豪,年僅26歲,是司法院的合作伙伴。工作群組成員除了王金龍,還包括30出頭的分析師羅中冠、中生代的資訊處高級管理師林裕堯。但,AI與法律兩種專業要結合,並非易事,因法官獨立判案,連寫判決書也有不同風格,換言之,團隊不僅要訓練AI讀懂沒有規格化的資料、人類書寫習慣,還要教會AI成為法律專家。

但,司法院團隊的耐性,讓邱國豪驚豔。整整兩個多月,光是從書寫句型、前後文、13種酒駕量刑因子,一一釐清、溝通,就耗了半數時間。

他們經常是一股腦討論到半夜,隔天清晨5、6點,群組訊息鈴聲又開始響起,完全超出公務員的正常上下班時間。

法官不總是「一錘定音」嗎?司法院何苦來哉要花時間做「份外」的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