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傑是一位瘦小的男孩,目前就讀國中,有雙明亮的眼睛,卻不敢直視他人。事發後,他像個受傷的動物縮在角落,彷彿用眼角的淚光展現了他的悔意。這不是他第一次竊盜被發現了,但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明知道自己犯了錯,為何停不下來?憂慮、失望的父母除了不斷的向他人道歉,狠狠地處罰和脅迫,他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
初犯的心理烙印
「我第一次偷拿別人東西,是一支原子筆……」盯著自己細瘦的雙腿,小傑慢慢打開了回憶錄,從文具、零食、玩具到現金……,細說著每次成功偷取的經驗,靦腆的表情中帶有一絲得意。
小學五年級搬家後,小傑開始被帶到訓導處、出入警局,累犯的結果,使得他被送入少年觀護所,家人從震驚到放棄管教,同學老師也不再相信他。無論在家裡或學校,瘦小的他經常孤零零一個人,而每當他心情不好,熟悉的壞念頭就會浮現,衝動的念頭吞噬了他的理智:「那些東西自己非得到不可。」想像自己成功得手,他就緊張又興奮,忘了沮喪孤單的感受,心頭湧上的快感,讓他感覺身體不再是自己的。然而,偷竊得手的短暫喜悅過後,隨之而來的卻是沉甸甸的罪惡感。
面對孩子的第一時間,給爸媽的建議:
身為爸媽也有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秉持著「家醜不可外揚」的信念,常見的反應可能有:
1. 「打給別人看」證明自己盡了管教責任,但矯枉過正的結果,可能失去教育意義又破壞親子關係
2.否認,設法保護孩子。以「我的孩子不可能這麼做,都是朋友引誘」的角度,過度替孩子的錯誤辯護,可能使得孩子錯失勇敢承擔責任的機會。
其實,孩子的行為問題,正是讓忙碌的父母,好好修復親子關係的重要機會,因此事發第一時間,父母先看見自己的不安、挫折,設法穩住自己的情緒,把握眼前的機會,向孩子示範如何反省自己的過失。犯錯並不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孩子可以藉此學會如何拿出勇氣面對錯誤,為自己的行為道歉與補償。因此,深吸一口氣,去理解關於孩子,你所不知道的那一面。
孩子發生了甚麼事,透過偷竊(犯法)他可能想表達甚麼?
犯錯的少年或孩子,其實正在用生命告訴我們:「他遇到人生的困難了…...,如果只著重懲罰,孩子學會的將是如何避免責罰,而非在遭遇困難時設法求助。」在竊盜事件的背後,孩子可能遭受1.文化適應問題或2.情緒困擾及衝動管理的影響,長期形成一種3.難以自制的心癮。以下列點說明:
1.環境適應問題
從文化適應的角度,有些孩子在成長的環境中,對財產或物品沒有「你我」之分,或是因為成長過程中家庭的資源很有限,他們可能從小就學會了要把「想要的東西」占為己有,只有搶奪才可以讓他們好好生存。由於成長的環境沒有機會讓他理解到「將屬於別人的東西奪走,會讓別人感到痛苦,自己也得承受不安」。此外,在部分原住民部落裡,許多資源是整個部落共享的,因此你的東西,也是我的東西。